前有“三亚18W一晚的酒店”,后有“月薪2万住不起如家汉庭”。暑假期间,酒店涨价话题频频引发热议。
酒店“涨价凶猛”,酒店业有没大赚?
随着暑期结束,多家国际酒店品牌、国内本土代表品牌相继发布了备受瞩目的第二季度财报和半年报。酒店业不负众望,一改此前大幅度亏损,营业收入能力大幅度提升,二季度表现尤其明显。
酒店集团财报业绩复苏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A股共有5家酒店企业,分别为华天酒店、君亭酒店、首旅酒店、锦江酒店、金陵饭店。亚朵集团在纳斯达克上市,华住集团在港交所、纳斯达克均已上市。
目前这七家企业均已披露2023年半年报,七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均呈现较大幅度的正增长。
从营业收入来看,华住集团、锦江酒店、首旅酒店上半年营收位居前三,分别为100.1亿元、68.06亿元、36.08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65.1%、32.15%、54.16%;亚朵集团、金陵饭店、华天酒店、君亭酒店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其中,亚朵集团增速更是达到93.10%,在七家企业中位居第一。
从归母净利润来看,深陷亏损泥淖的华天酒店今年上半年有所减亏,净利润为-0.75亿元,其他6家企业均为盈利状态,华住集团净利润最高,为20.05亿元。
金陵饭店净利润同比增速达到916.61%。锦江酒店、华住集团、亚朵集团、首旅酒店净利增速也翻倍,分别达到550.76%、304.59%、270.86%、172.87%。
华住营收、净利润“双第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来看,华住酒店分别以100亿元和20亿元位居首位,实现扭亏为盈,第二季度贡献了超一半营收。
同时,华住集团的盈利远超2019年。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是2019年同期(7.19亿元)的近三倍,增幅高达178.86%。
从华住集团的收入结构来看,其中Legacy-Huazhu分部(主要经营国内酒店等业务)的收入为79亿元,同比增长67.7%;Legacy-DH分部(欧洲开展的业务分部)的收入为21亿元,同比增长55.9%。
华住集团首席执行官金辉表示,复苏主要由于日均房价增长的推动,这反映了产品组合变化及产品升级,以及区域公司成立后的进一步市场渗透和协同作用。加盟商的信心也持续提升,二季度新签约酒店创出新高。
以客房数取胜,位列全国第一的锦江酒店上半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8亿元和净利润5亿元,位列第二位。锦江酒店表示,公司境内酒店结构占比趋于完善,中档及经济型酒店分别占比56.90%和43.10%,借鉴欧美酒店业发展经验,中端酒店份额扩大的确定性明显。
产品结构调整,聚焦中高端酒店
风口记者注意到,头部企业在经营数据上获得全面提升。报告期内,锦江、华住、首旅的日均房价分别为254元、305元和240元,入住率分别为68.72%、81.8%和67.5%,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分别为174元、250元和162元。
多家券商在研报中提到,酒店集团房价提升,一方面源自酒旅市场复苏带动供给调整,另一方面是因为酒店集团的产品结构持续升级。各个酒店品牌在加速开店速度,重心主要集中在中高端酒店市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上半年,锦江酒店净增酒店中,经济型和中端酒店数量分别为10家和371家;华住在营中高档酒店数量同比增长18%;首旅新增的526家酒店中,中高端酒店客房量及收入占比分别为37.41%和57.01%。
信达证券指出,从供给结构角度看,档次升级步伐未止,经济型酒店数量仍在增长但占比逐渐下降,中高端酒店占比持续上升,头部酒店集团变化更为明显。
华住集团方面也称,“报告期内,华住在营中高档酒店数量同比增长18%,这也成为推动华住集团二季度日均房价和综合可出租客房收入上涨的主要原因。”
虽然各大酒店集团持续保持开店,但关店数量也在保持增长。在今年上半年,锦江和首旅分别关店204家和348家。
记者了解到,上述两家集团所关闭门店大多为经济型和低质量发展门店。
同时,华住也有216家酒店关闭,其中大部分是去年推迟和积压的与疫情相关的关闭。华住集团高管称,作为战略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还将继续对质量较低的1.0版本和其他一些较低的品牌进行改造、升级。
华住CEO金辉此前在采访时曾表示,公司一直在调整存量结构和产品结构,包括汉庭门店的产品升级,进一步增加了优质品牌和产品的集中度。
头部酒店企业为何舍弃经济型门店,纷纷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并聚焦中高端酒店?
随着消费升级时代来临,消费者不再仅满足于功能性需求,更注重品质生活、智能科技等方面,对酒店的品质、文化内涵、多样化、个性化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酒店经营者加速开拓主题酒店、精品酒店、IP酒店等非标准的新型酒店产品,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和推动行业升级发展。
目前,我国仍以经济型酒店为主,市场结构呈现“哑铃状”结构。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反映生活态度的个性化服务中档酒店市场需求不断增大,现有酒店供给结构与客群需求变化不匹配越来越突出,高端酒店市场仍有增长空间。
随着国内酒店业进入存量更新时代,中高端酒店已然成为市场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那些主打精选优选服务的高端酒店品牌正迅速成长为酒店集团进军高端酒店市场的增长引擎。例如,万达酒店及度假村今年二季度一举签约29家委托管理酒店项目,其中高端优选酒店品牌“万达锦华酒店”,作为高性价比的入门级五星标准酒店,对物业条件要求灵活,在确保星级服务和用户体验的同时,最大化投资回报率,深受投资人的欢迎。
酒店业转战“十一档”
今年暑期,群众的出行意愿得到集中释放,部分旅游目的地的酒店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更有个别酒店出现乱涨价等现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此前,对于网友曾热议的“月薪2万住不起如家汉庭”,汉庭酒店母公司华住集团方面回应媒体时也提到,旅游市场快速复苏,而酒店行业的供给恢复速度还没有完全同步,供需的不匹配导致部分热门地区价格波动明显。
随着9月开学季的到来,酒店市场的火热逐渐降温。此前在暑期中单日动辄过千的酒店房价也回落至正常水平。多家酒店价格出现较大降幅,有的价格几近“腰斩”。
对此,专家指出,暑期的集中出游使旅游目的地的酒店供不应求,从而推高了客房价格。随着暑期的结束,出游人数下降,供求关系同时出现变化,因此客房价格也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往下走。
9月之后的国庆假期将是酒店行业的又一个高峰。依据往年的情况综合来看,9月往后的酒店市场总体将呈现起伏不定的波动状态。酒店涨价并不让人意外,对于各家酒店企业来说,如何抓住发展良机给自己积累下长期的竞争优势,这才是各家酒店最需要考虑的事情。
华住集团表示,已经高度关注到部分热门地段酒店价格过高的情况,将关注旅游旺季的价格管理,确保明码标价、规范经营,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