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家笔下的统万城,无法抗拒的美!

来源:迈点网    2023-08-19

近日,“清爽榆林 驼城印象”—写生邀请展走进榆林文旅公司运营的统万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这座沧桑雄浑的大漠白城、匈奴故都的艺术之美。

 

图片
作品鉴赏

 

图片

张文来

198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画院客座画家,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

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浙江省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武汉美术馆、福建省美术馆、黑龙江省美术馆、深圳画院美术馆等。

图片

在苍茫的乌云下,狂风席卷着统万城,画中的树木迎风招展,唯独统万城遗址稳如泰山,乌云几乎笼罩了整个夏州都城,但城墙的夯土台依旧光耀夺目。

变幻莫测的气候象征着统万城千百年来的历史年华,从灯火辉煌到烽火连天、从众人皆知到无人问津、从水草丰美到飞沙扬砾。但在西南角楼前,乌云敞开了一扇窗,象征着新的希望,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府陆续开展了考古工作,统万城因此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图片

张金伟

1971出生于榆林市榆阳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育靳尚谊首届高研班,油画师从靳尚谊,国画师承傅抱石。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社科院艺术中心研究员,浙江丽水古宴画乡入驻画家。

图片
图片

这两幅作品虽为油画,但分别采用了高远法构图和平远法构图,西南角楼占据了画面的大量篇幅,尽显统万城的雄伟壮观。其中第一幅作品尤为典型,如同中国古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一样顶天立地,彰显了统万城的挺拔高耸。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作品中蕴含着统万城的历史之久远。第一幅作品中用富有节奏变化的线条勾勒轮廓,大雁也在此漂泊,仿若追忆统万城的似水流年;第二幅作品中的轮廓线方正有力,好似在与这变幻莫测的气候作斗争,表现出了统万城惊人的坚固程度。统万城经历了千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与自然侵蚀,如今依旧屹立不倒,可以想象当年匈奴民族建造统万城是多么的艰难困苦。

图片

崔根男

1965年出生于吉林省,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油画创作研究生课程班。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

图片

这幅作品整体效果特别逼真,而局部的笔触却挥洒自如,可以说是写实与抽象的完美结合。城墙的灰白色与树木的墨绿色相互渗透融合,形成统一和谐的色调,而天空与沙地使用了互补色搭配方式,在群青色与桔黄色的视觉冲击下产生浓郁的审美效果。

画家用色彩和笔触呈现出统万城的瞬间印象,从而表现出了对统万城建筑之艰辛、历史之久远的敬畏之情。

图片

辛建伟

1978年出生于山东潍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中国70油画公社社员,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特约创作员。

第五批齐鲁文化之星工程人才,潍坊市优秀文化人才,潍坊市高端技术人才引育认定(D类)特优人才。

图片

画家用简洁、单纯、质朴的点线面勾勒出了统万城的马面及其周边环境,不同的对象分别采用不同的色相,但又通过同一色相的明暗变化塑造体积。在这样和谐有对比的色调中,仿佛能感受到画家内心深处的静谧与空灵。整幅作品一眼望去色彩分明,但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主色调为黄色。好像统万城笼罩在金色阳光之中,象征着新的希望?又好像是金沙飞扬,体现出统万城的历史沧桑?亦或是马面中储藏了某些宝物,城墙自带光芒?画家没有向某一方面刻意表现,正是这种“空白”,为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这就是这幅作品最主要的审美价值。

图片

计明礼

艺术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油画学会会员。

油画作品先后发表在《美术》、《中国美术教育》、《美术大观》、《大敦文化》,出版《计明礼油画作品集》。

图片
图片

这两幅作品分别展现了统万城的盛夏与金秋。在一片湛蓝的天空下,炽热的阳光普照大地,苍翠挺拔的树木环绕着统万城,尽显统万城的生气勃勃;秋天是醉人的季节,画中有霜天红叶,有云淡风轻,更是有着统万城的秋色古韵。

统万城在每个季节都有相应的特色,但任由季节周而复始的更替,唯一不变的就是统万城遗址。画家通过季节变化展现出统万城不同的风貌,使我们情不自禁地回望这古城的流金岁月,追忆曾经的辉煌。

图片

蔡晓斌

甘肃秦安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崔国强先生。

甘肃画院专职画家,一级美术师,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校外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图片

画家以写实的方式再现统万城如今的夏树苍翠。这里曾经是寸草不生的沙漠,如今已经变绿了,盛夏的暖风徐徐吹来,一群大雁也在这古城之上追忆历史年华,唐代诗人陈祐也为此感叹:“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

在最初赫连勃勃选址的时候,发现此地大为赞叹:“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随着历史的推移,统万城从建成后的繁华到战争后的废弃,后来更是无人问津,如今不仅沙漠变绿了,更是以全新的方式“活”了过来。画中的一只大雁向我们娓娓道来。

图片

谢少飞

1988年生于陕西凤翔,2013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中国壁画学会会员,陕西当代画院副院长,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青年艺术艺委会委员、陕西省写意油画研究会副秘书长。

图片
图片

当我看到这两幅作品时,瞬间联想到西方画家蒙克。同样是用对比强烈的线条和色块简洁概括,用夸张的造型、粗放的笔触表现情绪,但相比蒙克悲伤压抑的情调,画家反而更倾向于欢快愉悦的心情。

第一幅作品如同蒙克《呐喊》一样霞光似火,但画中的主角不是呐喊,而是在晚霞中放着风筝,邂逅别样的统万城;第二幅作品如同蒙克《傍晚的卡尔约翰街上》一样夜色迷人,人物同样也不是麻木疲惫,而是骑着自行车夜游统万城,仰望统万城古往今来的繁星点点。

本次写生活动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为指导单位,中共榆林市委、榆林市人民政府主办,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榆林市商务局、榆林市体育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榆林市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榆林学院艺术学院、榆林经纬风韵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协办。近日,“清爽榆林 驼城印象”—写生邀请展走进榆林文旅公司运营的统万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这座沧桑雄浑的大漠白城、匈奴故都的艺术之美。

 

图片
作品鉴赏

 

图片

张文来

198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画院客座画家,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

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浙江省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武汉美术馆、福建省美术馆、黑龙江省美术馆、深圳画院美术馆等。

图片

在苍茫的乌云下,狂风席卷着统万城,画中的树木迎风招展,唯独统万城遗址稳如泰山,乌云几乎笼罩了整个夏州都城,但城墙的夯土台依旧光耀夺目。

变幻莫测的气候象征着统万城千百年来的历史年华,从灯火辉煌到烽火连天、从众人皆知到无人问津、从水草丰美到飞沙扬砾。但在西南角楼前,乌云敞开了一扇窗,象征着新的希望,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府陆续开展了考古工作,统万城因此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图片

张金伟

1971出生于榆林市榆阳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育靳尚谊首届高研班,油画师从靳尚谊,国画师承傅抱石。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社科院艺术中心研究员,浙江丽水古宴画乡入驻画家。

图片
图片

这两幅作品虽为油画,但分别采用了高远法构图和平远法构图,西南角楼占据了画面的大量篇幅,尽显统万城的雄伟壮观。其中第一幅作品尤为典型,如同中国古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一样顶天立地,彰显了统万城的挺拔高耸。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作品中蕴含着统万城的历史之久远。第一幅作品中用富有节奏变化的线条勾勒轮廓,大雁也在此漂泊,仿若追忆统万城的似水流年;第二幅作品中的轮廓线方正有力,好似在与这变幻莫测的气候作斗争,表现出了统万城惊人的坚固程度。统万城经历了千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与自然侵蚀,如今依旧屹立不倒,可以想象当年匈奴民族建造统万城是多么的艰难困苦。

图片

崔根男

1965年出生于吉林省,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油画创作研究生课程班。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

图片

这幅作品整体效果特别逼真,而局部的笔触却挥洒自如,可以说是写实与抽象的完美结合。城墙的灰白色与树木的墨绿色相互渗透融合,形成统一和谐的色调,而天空与沙地使用了互补色搭配方式,在群青色与桔黄色的视觉冲击下产生浓郁的审美效果。

画家用色彩和笔触呈现出统万城的瞬间印象,从而表现出了对统万城建筑之艰辛、历史之久远的敬畏之情。

图片

辛建伟

1978年出生于山东潍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中国70油画公社社员,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特约创作员。

第五批齐鲁文化之星工程人才,潍坊市优秀文化人才,潍坊市高端技术人才引育认定(D类)特优人才。

图片

画家用简洁、单纯、质朴的点线面勾勒出了统万城的马面及其周边环境,不同的对象分别采用不同的色相,但又通过同一色相的明暗变化塑造体积。在这样和谐有对比的色调中,仿佛能感受到画家内心深处的静谧与空灵。整幅作品一眼望去色彩分明,但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主色调为黄色。好像统万城笼罩在金色阳光之中,象征着新的希望?又好像是金沙飞扬,体现出统万城的历史沧桑?亦或是马面中储藏了某些宝物,城墙自带光芒?画家没有向某一方面刻意表现,正是这种“空白”,为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这就是这幅作品最主要的审美价值。

图片

计明礼

艺术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油画学会会员。

油画作品先后发表在《美术》、《中国美术教育》、《美术大观》、《大敦文化》,出版《计明礼油画作品集》。

图片
图片

这两幅作品分别展现了统万城的盛夏与金秋。在一片湛蓝的天空下,炽热的阳光普照大地,苍翠挺拔的树木环绕着统万城,尽显统万城的生气勃勃;秋天是醉人的季节,画中有霜天红叶,有云淡风轻,更是有着统万城的秋色古韵。

统万城在每个季节都有相应的特色,但任由季节周而复始的更替,唯一不变的就是统万城遗址。画家通过季节变化展现出统万城不同的风貌,使我们情不自禁地回望这古城的流金岁月,追忆曾经的辉煌。

图片

蔡晓斌

甘肃秦安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崔国强先生。

甘肃画院专职画家,一级美术师,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校外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图片

画家以写实的方式再现统万城如今的夏树苍翠。这里曾经是寸草不生的沙漠,如今已经变绿了,盛夏的暖风徐徐吹来,一群大雁也在这古城之上追忆历史年华,唐代诗人陈祐也为此感叹:“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

在最初赫连勃勃选址的时候,发现此地大为赞叹:“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随着历史的推移,统万城从建成后的繁华到战争后的废弃,后来更是无人问津,如今不仅沙漠变绿了,更是以全新的方式“活”了过来。画中的一只大雁向我们娓娓道来。

图片

谢少飞

1988年生于陕西凤翔,2013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中国壁画学会会员,陕西当代画院副院长,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青年艺术艺委会委员、陕西省写意油画研究会副秘书长。

图片
图片

当我看到这两幅作品时,瞬间联想到西方画家蒙克。同样是用对比强烈的线条和色块简洁概括,用夸张的造型、粗放的笔触表现情绪,但相比蒙克悲伤压抑的情调,画家反而更倾向于欢快愉悦的心情。

第一幅作品如同蒙克《呐喊》一样霞光似火,但画中的主角不是呐喊,而是在晚霞中放着风筝,邂逅别样的统万城;第二幅作品如同蒙克《傍晚的卡尔约翰街上》一样夜色迷人,人物同样也不是麻木疲惫,而是骑着自行车夜游统万城,仰望统万城古往今来的繁星点点。

本次写生活动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为指导单位,中共榆林市委、榆林市人民政府主办,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榆林市商务局、榆林市体育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榆林市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榆林学院艺术学院、榆林经纬风韵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协办。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悠游网
酒店活动
图片资讯

Copyright C 2007-2025 www.yoyow.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103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