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半年中国大陆地区中档及以上品牌酒店签约报告》

来源:CHAT资讯    2020-09-14

为持续性地监测中国酒店市场的投资动态与趋势,并为行业投资者提供确实可依的市场数据与趋势参考,浩华携手国际和国内各主要酒店管理公司,每半年度发布《中国大陆地区中档及以上品牌酒店签约报告》。此次为浩华的第十轮品牌签约报告发布。

01

酒店新增签约量

首次出现负增长

2020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地区中档及以上品牌酒店的签约数量首次出现负增长,签约总量为293家,同比下降17%。但若涵盖今年新增统计的酒店管理公司,则签约总数为354家,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按统一口径计算,从增长率看,自2016年上半年起,酒店签约量的增速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国际局势变化的大背景下进入2019年后,酒店签约量的增速明显放缓。而在2020年上半年,增速则首次出现负值。这一现象无疑可主要归因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导致上半年整体经济活动明显受限,并加剧了当前局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mp.weixin.qq.com][23292].png

02

中档签约量跌势显著

中高及高档签约量明显提升

2020年上半年,不考虑新增酒管公司数据下,中档酒店签约量为142家,占总签约量的48%,在规模上依旧是签约主力军。然而从增速上看,中档酒店签约跌幅最为明显,相较2019年同期下降了38%。反观中高档和高档层级酒店,签约量出现明显增幅,增速分别达到25%和30%。如此强烈的反差,我们认为可主要归因于中档与高档酒店不同的投资属性与投资主体构成。

具体而言,中档酒店通常为租赁物业改造投资,以追求快速现金流回报为核心目标,投资主体多为独立投资人/团体和小型投资公司,整体而言抗风险能力较弱。疫情期间现有中档酒店严峻的经营与财务压力,及疫情影响下中短期内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很多中档酒店投资者在此时期对酒店投资十分谨慎保守,更趋向于静待不动的避险行为。

相对而言,中高端及高端酒店投资的资金门槛更高,主体多为中大型房企、国企投资平台、或实力较为雄厚的实业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他们投资酒店的核心诉求更为多元化,看重资产的长期持有价值和升值潜力,投资考量的时间轴更为长远且更趋战略性。因此,疫情的短期负面性对他们的长期投资决策并未造成直接影响。

[mp.weixin.qq.com][537].png

03

二三线城市并驾齐驱

成为投资主战场

再看城市层级分布,2020年上半年二线城市酒店签约总量仍处首位,在不考虑新增酒管公司的情况下,上半年签约总数为121家。三线城市增势显著,签约总量达到了115家。值得注意的是,一、二线城市的签约量在2020年上半年均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而三线城市签约量不减反增,不包含新增品牌的增速为4%,包含新增品牌的增速则达到36%。

往数年二线城市持续为酒店投资的热点市场,但2020年上半年二线城市签约量首次出现负增长,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9%,这主要是由于今年二线中档酒店签约量的锐减。2019年上半年二线城市中档酒店的签约量为110家,但在同一口径下,2020年同期的签约量仅有69家。

反观三线城市,尽管中档签约量也受到负面影响,下滑了30%,但中高端和高端签约量的上升弥补了这一损失。随着三线城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加之都市群发展战略中核心城市对周边中低线城市经济辐射力的加强,三线城市逐渐展现出酒店投资的一定潜能,并为酒店管理公司的规模扩张提供了广阔的下沉市场

[mp.weixin.qq.com][15624].png

04

目的地酒店投资遭遇短期挫折

2020年上半年,目的地酒店签约总量为20家,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6%。在此之前,目的地酒店的签约量维持增长势头,但增速已面临明显回调。旅游地产政策的调整,使得原先高度依赖于地产的目的地投资逻辑也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尽管目的地酒店投资总体趋势向好,但短期内失去了原先的强势增长动力。加之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2020年上半年目的地酒店签约量首次出现负增长,且跌势显著

[mp.weixin.qq.com][35573].png

05

长三角酒店投资领跑全国

渤海湾投资热度上升

纵览2018至2020上半年签约酒店的地理分布,位居前三位的长三角、渤海湾和西南区域表现依旧突出。2020年上半年,长三角区域一如既往领跑全国,在不考虑新增品牌的情况下,签约总量为88家酒店,占上半年签约总量的30%。值得一提的是,虽受市场波动和疫情的影响,长三角签约量较去年同期仍显现小幅增长,可见高质发展的长三角都市群对于冲击的反应更为温和。

渤海湾替代了西南区域上升至第二位,签约数为42家酒店,占比14%。西南区域虽仍位居前三,但签约数量下滑明显,较去年同期下降39%,在不考虑新增品牌的情况下,签约总量为35家,占比12%。此外,珠三角地区的酒店签约量也出现小幅增长,较上年同期增长7%,可见大湾区战略发展带动的投资热度在疫情期间依旧不减。

[mp.weixin.qq.com][11538].png

06

上海引领一线市场投资

杭州荣膺二线签约冠军

从城市维度看,上海引领了一线城市的签约数量,且较去年同期增长7%;签约项目中,新建与旧改项目各占一半,档次以高档定位项目居多。深圳与北京分别实现了不俗的签约数量但较去年同期均小幅下降。与上海情况相似,深圳的新签项目中新建与旧改项目各占一半,而北京则以新建项目为主,但项目均位于城市外扩区域,且中档至中高档定位项目占绝对比例。

在主要二线城市中,杭州和西安两座门户城市分别荣膺签约的冠亚军。上半年,杭州以17家酒店的签约量首次荣登榜首,并相较去年同期增长55%,这一方面归因于其毋庸置疑的经济活力和旅游基底,另一方面杭州在疫情期间的精准施策也展示出其开放高质的市政管理能力对投资市场的信心提振作用。西安虽仍保持不俗的签约量,但相比去年同期下滑明显,在不考虑新增品牌的情况下同比下降35%,可见黑天鹅事件的出现依然打击了市场的投资信心

[mp.weixin.qq.com][45623].png

[mp.weixin.qq.com][13410].png

07

小体量酒店的青睐热度持续上升

从酒店体量分布来看,过去三年小体量酒店(客房量在150间以下)的签约量呈现增长态势,签约占比由2018年上半年的30%跃升至2020年的41%。而大体量酒店(客房量在301间以上)签约占比则由三年前的13%下降至7%。客房体量的占比分布变化一方面归因于中档至中高档酒店为新增签约的主力军,而这些层级的酒店绝大部分为有限/精选服务产品,客房体量通常较小;另一方面,随着整体市场投资更趋理性务实,疫情影响也使得投资者更为在意经营风险防控,进而更加关注酒店规模体量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以追求经营收益的最大化

[mp.weixin.qq.com][92185].png

08

特许模式总签约量缩减

但中高档及高档特许数量提升

从管理模式对比可见,特许经营模式在2019年扩张迅猛,但2020年上半年则出现大幅下滑,从74%的高占比下降至2020年上半年的55%。由于中档酒店为特许经营模式的主战场,而2020年疫情的黑天鹅事件使得中档酒店市场签约量受到明显冲击,从而导致了特许模式签约量的大幅缩减。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特许经营模式在中高档至高档酒店层级的签约量出现了小幅提升,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随着几家主流管理公司逐步加大中高档及高档特许经营的开放力度,特许模式的层级分布有望一改中档一统江湖的绝对领军地位,转而趋向更为多元丰富的格局。

[mp.weixin.qq.com][24219].png

[mp.weixin.qq.com][84681].png

09

新型生活方式品牌

越趋受投资者青睐

从签约品牌对比可见,过去三年中新型生活方式品牌的签约量呈现增长态势。2018年上半年,新型生活方式品牌的签约量占比为5%。而到2020年上半年,在不包含新增品牌的情况下,新型生活方式品牌的签约量占比上升至8%,包含新增品牌的占比则达到11%。一方面,随着新一代消费者需求的改变,酒店业也为顺应这一趋势在品牌方面作出与时俱进的更迭。而另一方面,新型生活方式品牌相比传统经典品牌也相对更为灵活,对于投资者而言也更具想象空间。

[mp.weixin.qq.com][25708].png

10

结语

总体而言,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负面影响,2020年上半年酒店签约量首次出现负增长。中档酒店受到最为明显冲击,签约量跌势显著;而具备长远战略性投资价值的中高档及高档酒店签约则热度不减,甚至逆势上扬。

综合而言,此次疫情无疑对酒店投资市场产生不同层面的影响。尽管疫情影响可能是阶段性的,但其催生的行业反思与探索则有助于加速酒店行业的变革与进化。回归酒店投资的商业本质,以地点和市场为核心考量,科学评估投资与收益,锐意思变与创新,我们相信中国酒店市场将在不断的危机应对中调整进化,谋得最终的科学发展。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悠游网
酒店活动
图片资讯

Copyright C 2007-2025 www.yoyow.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103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