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暑期,越来越多的游客走出家门,各地景区人气明显复苏,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逐渐恢复经营跨省(区、市)团队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当前跨省游恢复已经一月有余,旅游行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旅行社如何抓住暑期流量为旅游市场“带货”?如何有效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成为当前旅游市场热议的话题。
日前,首届北京国际光影艺术季“万物共生”户外光影艺术沉浸式体验展在玉渊潭公园正式拉开帷幕。公园内,灯光、影像、音乐、表演等手段和特效装置打造出科技范儿十足的公园夜景,吸引了众多市民游览。7月14日跨省游恢复以来,北京旅游业复苏脚步加快。8月18日,“畅游京郊·北京乡村旅游季”启动,推出重点乡村游、京郊美食游、红色主题游和精品民宿游共四大主题40条京郊旅游精品线路。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配合疫情防控要求和复工复产进程,各地景区经营活动从暂停到逐步限制性恢复,旅游活动也从省内游、周边游逐步放开。7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经当地省(区、市)党委、政府同意后,可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在跨省游恢复叠加暑期旅游旺季的契机下,各地热门景点人气持续升温。据了解,在山西五台山景区,游客每日预约人数达到上万人次,来自省内外的旅游大巴明显增多,宾馆入住率日均保持60%以上;广西阳朔高铁站客流量也在逐日递增,每天上下车旅客达到7000人以上,旅游相关产业也开始复苏。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作为暑期旅游的三大群体,即青少年的研学旅行和毕业旅行、老年人的避暑和康养旅游、职工疗休养和公务人员的集中休假,应受到相关部门的鼓励,从而进一步激活旅游市场。
今年暑期,海南海口火山口公园亲子研学游产品受到游客欢迎,公园游客量同比增长30%。8月16日上午,公园又迎来两个夏令营旅行团,近期这样的旅行团该景区已接待了60多个。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公园日均客流量约达2000人左右,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今年暑期,上海市内亲子研学游呈现爆发式增长。“受到疫情影响,游客对景点选择比较谨慎,更倾向于选择室外开阔景区、文化街或者环境好的自然景区。例如外滩、豫园、文化街等。”专注研学游市场的旅游企业棒棒龙旅行发起创始人王颖告诉记者,今年暑期上海市内微旅行订单暴增,从往年的周末一百多单一下增长到六七百单。
据了解,研学游成为旅行社众多旅游产品中相对恢复较快的类型。王颖表示:“研学游恢复较快的主要原因在于暑期孩子们有着更多的出行需求,本地研学游的爆单主要在于疫情期间本地游是更为放心和安全的选择。同时,家长也希望孩子在出行的同时,能有更多知识上的收获。”
研学游在暑期旅游中突围,也展现出深度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当前,旅行方式不断迭代,旅游需求也在升级,要求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开发出更多有深度、更有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
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加强各地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王颖表示,积极的政策推动了旅行市场研学游的发展进程,对旅行社而言,不能停留在依靠景区门票赚取差价的模式,应该开发出更有深度的旅游产品,提升知识性、体验性的旅游附加值。
8月8日,湖北开启“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全省近400家A级旅游景区对全国游客免门票开放。全国疫情低风险地区游客实名预约、测温、扫健康码后均可免门票进入,该活动将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据了解,活动启动以来,利好效应进一步释放,省内外游客出游热情高涨,黄鹤楼、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宜昌三峡人家等景区游客接待量普遍增长。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持续推进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明确,继续推动景区门票降价,不断完善门票价格形成机制,着力规范景区价格行为,切实落实门票价格减免政策。
戴斌表示,地方政府为振兴旅游市场,在一定范围内短期减免景区门票,对于树立市场形象和提振消费信心是有益的。他同时提醒,行政主管部门既要考虑复工企业的市场节奏,也要考虑可能引发的不正当价格竞争,切实助力景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戴斌分析指出,那些还是走传统线路的不合理低价销售模式,靠游客的自费项目和购物返佣,甚至搞强迫消费和欺诈消费的行为,注定还是会被市场无情淘汰。疫情下的旅游企业更要加强科技应用和文化创意,在转型升级中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