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用户体验,不是优化消费者在空间里的比较优势,而是优化消费者在时间里的自我感受。”这是罗胖在2016跨年演讲中说的一句话。罗胖真是用心良苦,实体零售需要好好消化。
因为对于很多旅游运营商来说,渠道建设的成功,某种意义上就代表着经营结果的保障。但是在数字化时代,渠道无论从用户、形态、销售内容还是组织形式上都发生着根本的变化。
因此,为了满足消费者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方式购买的需求,旅游企业积极布局实体门店渠道、电子商务渠道和移动应用渠道等整合的方式销售产品或服务,努力实现所有销售渠道向顾客提供无差别的购物体验,同时实现利润最大化,全渠道进行升级。
然而,在实现渠道变革的时候,如何拥有自己的用户数据?如何有效拓展销售渠道?如何解决线上和线下的利益冲突问题,让所有渠道销售的业务协作往来实现互联网化……这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旅行社面前。
1.线上线下协同不足,O2O闭环尚未形成
首先是线上和线下的营销服务资源缺乏有效协同,线上和线下的渠道协同服务体系还有待建设,O2O闭环服务模式尚未形成;二是线上和线下的渠道协同管理不足,电子渠道和实体渠道分由两个部门管理,在人员、资源和机制等各方面均面临一定的协同困难;三是线上和线下渠道属性不同,渠道运营存在先天性差异,营销活动设计容易忽略渠道属性,要么是全渠道推广造成线上和线下体验不一致,要么是单渠道推广,难以发挥线上和线下的协同效益。
2. 存量客户维系和价值提升能力不足
经历了长达近1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我国旅游市场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减弱。市场竞争焦点也由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竞争能力的核心转变为对存量用户的留存保有、需求挖掘和价值提升。以成本换规模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存量市场经营的需要。渠道发展的绩效导向开始由关注数量向关注质量转变,渠道发展将更加注重降本增效。渠道将更多的承担存量客户维系和价值提升相关的功能,运营商需要通过渠道与客户之间建立良好而稳固的服务关系,以渠道为基础,实现对存量客户的精细化管理和差异化服务,贯彻实施一系列经营方针和策略,以提升客户忠诚度,释放客户价值。
3.实体渠道创新发展滞后
一是缺乏高效便捷的营销工具,基于用户数据分析的精准营销能力不足、对于用户数字化服务需求和行为数据缺乏足够的分析能力,渠道销售难以实现“大数据、超细分、微营销、精服务”。二是对于数字化产品体验中心建设、异业合同模式、O2O闭环服务等创新发展模式的探索不足。
4.渠道与产品的“跷跷板”现象
渠道是旅行社经营利润的出水口,旅行社只有在渠道环节经营利润,才能实现根本的盈利。如果渠道战略重构不结合产品策略,就会出现渠道与产品的“跷跷板”现象,也就是产品升级了,价格成了障碍;而价格升级了,产品力不支撑。另一方面,“吸引与转化”是全渠道营销的核心,是提升全渠道营销触点获取力的关键,而属地化与分散化运营以及转化能力的缺乏对实体渠道和电子渠道的转型发展也是路障。
时代在变化,消费者的变化更大。当“终端为王”转变为“消费者为王”时,不做出改变,你可能落后于一个时代。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