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风口越要考虑安全着陆 何况是特色小镇!

来源:迈点网    2017-06-15

特色小镇已经是风口了,这从这词在朋友圈里出现的频率就可以看出。6月6日,我们佰仕会终于将一推再推的“小镇峰会”开了,紧接着的三天我就被来自不同层面的朋友询问有关小镇的方方面面,最有趣的是这些人原本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却因为“特色小镇”而有了共同的关心的话题。而这么全民关注的话题在房地产业原来恐怕也就只有“房价”。

特色小镇受关注其实也正常,一来这是由中央层面大力推进的事业,有各项优惠政策可以去争取;二来自然因为这依然是跟土地相关的生意,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地根就是中国经济最大的发动机;如果还有第三个原因,恐怕就是其边界模糊,似乎是一个大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各方面都有分一杯羹的可能。于是,无利不起早,特色小镇就从一件充满“乡愁”情怀的愿景迅速变成了轰轰烈烈的“乡村运动会”。

与城市化代表的大都市相比,小镇其实从先天就存在诸多硬伤:人才缺乏、资源缺乏、资金缺乏、交通不便、配套不全……还有一个最要命的:土地产权不可流转,基本农田不可侵犯!同样是土地,为什么城市土地的价值要远远高于农村土地,原因就在于其承载的要素不同,法律赋予的权利不同,因此如果土地性质不允许改变,特色小镇是没办法按照房地产开发的逻辑来建设的。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按照通常理解,特色小镇至少是3平方公里以上土地规模的开发,至少需要进行农民安置、基础设施建设,势必是一项重资金投入的工程,如果缺少类似房地产销售一样的快速资金回流,试问会是怎样的投资回报?如果这样的投资回报连存款利息都未必能覆盖,试问应该用怎样的金融方案来解决融资?

现实中,这样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我们以广泛流传的成功案例来对照就能看的清楚。

有一种小镇叫做“桃李春风”

由绿城而蓝城,由“桃花源”而“桃李春风”,宋卫平其实从来没有改变,都是那个会为富人造好房子带有满满情怀的“匠人”。都在做匠人,其实从来只有一种匠人会有自己的作品传世,那就是为非富即贵者打造器物的“大匠”。这其实没什么好讳言的,古镇之中那些吸引我们去的不就是那些乡绅们留下来的大宅,那些精美的雕梁画栋除了要有那样的匠人,还需要有能品鉴有购买力的乡绅。“桃李春风”其实就是为城市里有乡村情怀的富人们再造一个田园梦。有人会批评这样的小镇其实与原住民无关,但转念你如果去想:乡绅若是能回到乡里,还怕乡村不会有活力吗?

有一种古镇的经典叫“乌镇”

特色小镇之风起于浙江,其中又以乌镇为示范。乌镇有个操盘手叫陈向宏,他的代表作是乌镇西栅的开发,还有随后的古北水镇。乌镇作为江南四大古镇之一,原本的景点就在东栅,那是典型的旅游收门票的模式。有了西栅才有了完整风貌的古镇,才有了住下来的人,才有自己独特的产业。当乌镇拥有“乌镇戏剧节”、“世界互联网大会”这样国际水准属地标签明确的大会,乌镇也就成了不可复制的标杆。从乌镇到古北水镇有三方力量不可或缺:开明且具有国际视野的地方政府、资金实力雄厚且资源匹配的投资商(中青旅)和既懂乡又懂城沟通古今的操盘人。能在缺水的北京,仅凭蛛丝马迹的故事生造出来一个古北水镇,也只有这样的组合才可能实现吧。

有一种土得掉渣的乡村叫“袁家村”

如果不能大雅就一定要大俗,袁家村据说很多都是山寨的,这个地方说实话也找不出什么历史古迹或者传说,但它却是北方做的最红火的一个乡村。说它红火有个例证,这里不仅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村里的年轻人也都开始回来,找到了比城里更好的活路。袁家村没有什么特别高明的高人指点,有一位很懂农民心理又明白城里人想要什么的村长,但我却记不住他的名字。在距离都市不远的地方,既能以现代文明的方式贴近大自然,又能品味“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这其实就是乡村旅游最大的刚需,可惜能做到的是如此稀少!

还有一种金融认可的打法叫“市民农庄”

我问国开金融的朋友特色小镇他们会不会投,没想到他们很直接的反馈说不投!我会问他们是因为他们的资金属性可谓最为匹配,既有政策性银行的支持,又是长期的股权投资,特色小镇如果他们这样的资金都不投那就真的找不到更好的了。幸好他们给了我补充说明:不看好开发商模式的特色小镇建设,但他们认可“市民农庄”的价值。我仔细看了他们在海口的实践,明白了他们的用心所在:乡村发展,只能靠市民下乡!他们说乡村真正能活下来的产业只可能有三种:乡创、文旅和养生,只有这三种是乡村比城市更有优势,但也必须是来自城市的需求才可能真正带动起来。

也许还会有人要举华夏幸福的小镇模式,又或者是云栖小镇、基金小镇之类,我个人不认为那样的也叫小镇,明明就是产业园区,能做好已经不易,贴上“小镇”的标签除非是能凭此拿到更优惠的土地政策,那就是新城,或者说“卫星城”。

回到“特色小镇”最开始兴起的地方,为什么会是浙江?而不是云南、海南?其实已经充分说明了问题。江浙一带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财富集中,既有带有浓厚地域特点的民间产业基础,又具有普遍的消费升级需要。同时,良好的自然人文景观基础,适中的城市圈距离,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根源,民间深厚的文化传承等,都是小镇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与国际充分接轨的市场化政商环境又是其独特的优势。能落地的小镇就是这样:只有环境对了,人对了,资金对了,才有小镇真正的活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悠游网
酒店活动
图片资讯

Copyright C 2007-2025 www.yoyow.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103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