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长城饭店停业背后:国人不再“迷恋”五星酒店 ?

来源:环球旅讯    2024-07-05
北京长城饭店最近传出停业的消息,各界态度不一。
 
有人唏嘘:
 
全国首批五星级酒店之一,背后大股东是李嘉诚;曾接待过美国总统,如今黯然离场,似乎意味着一个时代告终。
 
也有人拍手叫好:
 
曾经高不可攀,但不接地气,如今终于跟着潮水一起退去。
 
实际上,早在20多年前,长城饭店就频频遭到人们“吐槽”。
 
 
“服务差、硬件差”,是话题页中的高频词汇。直至停业前,同样的问题依旧被诟病。
 
 
近年来,高星酒店关门的新闻陆续涌现。
 
6月底,与长城饭店同一地段的奢华酒店北京瑜舍,也宣布关闭。
 
与之不同的是,瑜舍关店的消息一出,网友们直呼“非常可惜”。
 
 
但无论大家愿不愿意看到,曾经光鲜亮丽的高端酒店们,似乎都在面临不小的压力。
 
大环境不好,各行各业内卷,酒店业也不能独善其身。
 
从供给端的角度,在当前地产市场不景气背景下,高星酒店的投资回报不高,投资却很高。
 
有业界人士表示,目前五星级酒店的平均投资回报周期是25年~30年,意味着每年的投资收益率不超过2%,这甚至不足以覆盖贷款的成本。
 
耗久了,地主家也没余粮。大多数投资者们只能“忍痛割爱”及时止损。
 
去年上海宝格丽酒店挂牌售卖。半年后,江苏最大的水泥厂以交易价格的最低价接手。
 
酒店投资者理念的变化,也是高星酒店退潮的影响因素。
 
过去,许多酒店投资者主要依靠地价上涨获利,并不太重视酒店本身的经营状况,即使粗放经营也能依赖资产增值赚钱。
 
但现在随着地产市场增长放缓,尤其是那些将酒店作为资产投入地产项目的公司,其负债增加,面临越来越大的经营压力。
 
因此,他们必须让酒店产生健康稳定的现金流以实现正向收益,若无法做到这一点,只好选择转手。
 
从消费端来看,随着愈来愈多的新玩家进入,原本热衷“高星”的中产们,纷纷奔向性价比更高的中端酒店。
 
许多“德不配位”的酒店慢慢被消费者抛弃。
 
 
高星酒店原本还有另一批的消费人群:外国游客。
 
以前由于历史因素,他们来到中国的住宿选项不多,一般只能下榻高星酒店;但现在情况又不相同了。
 
据公安部今年5月以来的新规:任何酒店都不得拒绝外籍人士。
 
这意味着,外籍游客来华可以任意选择酒店,未必只能住高档的“涉外酒店”了。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歪果仁”在选择上也有更多“听劝”的可能。
 
在各类客源急剧减少的情况下,高星酒店的数量自然进一步收缩。
 
那么当酒店资产闭店/甩卖后 ,都如何处置?
 
部分酒店物业也许会经历改造更新,重新定位客群,再出发。
 
但也有不少物业不再继续酒店的业务方向,而是转变为共享办公空间、商业零售或商场等多元化用途。
 
从资产管理的角度来看酒店,其在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的影响下,功能定位也在发生适应性的转换。
 
旅游、住宿、养生、商务、娱乐……酒店行业与各种细分功能的业态跨界交融,其实一直都在演变。
 
生意或许真的不好做,但机会总藏匿在变化当中。
 
高星酒店的市场也在重新洗牌,从价值链的打造上,去伪存真。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悠游网
酒店活动
图片资讯

Copyright C 2007-2025 www.yoyow.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103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