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批船只于 4 月 2 日傍晚陆续抵达菲律宾苏碧湾,全长565海浬的「2024 年劳力士中国海帆船赛」正式画下圆满的句号。今届赛事一共有21 艘船,派出来自 26 个地区及国家的191名选手参赛。
赛事3 月 27 日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正式展开,各参赛船只乘着最高达20海浬东风出发,起初两日风力不俗,往后风力就逐渐减弱。船速较快的IRC竞赛0组船只充分利用本身船速优势,在首两天的比赛中借着更强的风力,远远抛离较小的船只,占据IRC 总排名榜的头四位。
TP52 型「Happy Go号」 与 R/P 75型「Standard Insurance Centennial V号」在全程比赛期间一直激烈战斗,最终「Happy Go号」仅领先对手 5 分钟完成比赛,同时获得冲线荣誉以及IRC 全场总冠军。
内地选手刘永丰的「海狼号」则获得 IRC 全场第二名以及IRC 竞赛0组第二名。 船长颜宇业表示:「我们在中途勾到了两个弃置的渔网,其中一次更要降帆才能处理,因此耽误了时间,但总的来说,我们还是跑得不错。 整个队伍的表现非常出色,希望我们的参与能激励更多来自内地的船只参加劳力士中国海帆船赛。」
全场总成绩第三名以及IRC 竞赛0 组第三名由来自菲律宾Ernesto Echauz 的「Standard Insurance Centennial V 号」夺得。「这是我经历过最刺激的劳力士中国海帆船赛。从第一天开始一直到终点都非常令人兴奋。Happy Go号表现实在出色。最棒的是两只互相较量,特别是在最后一天斗到最后,我为团队感到非常自豪。」Echauz 说。
以父子档参加双人组别的Philippe 和 Cosmas Grelon,他们的「 A Plastic Ocean号」 在双人组和 IRC 竞赛2 组同时获得第一名。 他们到埗后说:「今年有点困难,因为天气预报完全错误! 没有一个预测模型是正确的,由于最大风速只有16海浬,我们无法发挥此船的优势。不过我们仍有得着,由于赛事比较轻松,我们越来越熟习单人航行,不论是换帆或者是换上0号头帆等操作,都不一定要叫醒正在睡觉的对方来协助。」
赛事主席 Nicolas Cohen-Addad的「Jinn号」 获得第二名,唯一代表中国台北队参赛- Mondher Latiri 的「无畏号」获得第三名。 至于双人组别,Carl Wilkinson及Patrick Harmon的「Lisa Elaine号」 取得第二名, Ryan Mann及Casey Benjamin的「 Daybreak号」获得第三名。
在IRC 竞赛3组,Nick Southward的「Whiskey Jack号」与Henning Mueller的「Zesst号」一路争持激烈,「Whiskey Jack号」在4月1日凭着出色的表现,以修正时间击败「Zesst号」 夺得组别冠军。 「Zesst 号」首次参加中国海帆船赛时已获得第二名,而首支代表南韩参加比赛-宋虎俊的 「Random()号」 则获得了第三名。
IRC 高级巡航组亦上演激烈的角逐, Tom Attenborough 的「Parnassus号」今年表现神勇赢得组别冠军。Tom Attenborough 表示:「我们的船只注重包容,将不同能力的船员融合在一起,这五天内大家互相学习,结果得出不错的成绩。」第二名「Moonblue2号」的船长卓伯德(Peter Churchouse)表示:「两只船虽然彼此激烈竞争,但私底下有着深厚的友谊。 我们非常享受与Parnassus号比并,他们的船于微风中有优势,Moonblue2号船身较重,在强风中表现更好,因此最后胜负取决于风力了。Parnassus号今年在微风中表现出色,恭喜他们取胜。」 Carl Wilkinson及Patrick Harmon的「Lisa Elaine号」 取得第三名。
在IRC巡航组中,第一名是陈维泽的「Rampage008号」,内地船队姚勇的「彤然号」取得第二名。
在PHS 组别中,虽然「Blowers Daughter 号」是最后一艘抵达苏碧湾的船只,但这艘首次参加劳力士中国海帆船赛的船只以较佳修正时间领先于另一只同样首次参赛者- 梁志雄 /余志良的「急不来号」夺得组别冠军。
每届比赛都不尽相同,有不同的风力条件、不同的对手,无论准备工作多么艰苦,都会吸引赛手们重来参赛,卓伯德说:「今年海面平坦、风也不算太差,航行条件真的不错,在漫天星星和皎洁的月亮下升起球型帆,你就明白劳力士中国海帆船赛的魅力。」
Cosmas Grelon亦非常认同:「劳力士中国海帆船赛有一种让人上瘾的吸引力,虽然赛前准备工作非常繁重,但是到了落场一刻,天气很温暖,一切都很顺利,真是一场精彩的比赛! 在开始的时候你会质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参赛?』, 然后比赛过后你又会说『好吧,我可能想再来一次』。」
有关「2024劳力士中国海帆船赛」的详情可浏览网址: www.rolexchinasearace.com
高清图片可于下列网址下载:
https://rhkycorghk-my.sharepoint.com/:f:/g/personal/vivian_ngan_rhkyc_org_hk/EsDyRmVJ9qlPvI2V171uQqoBc75_2BnonGW1qCgXyHjrqw?e=DfIw0Y
注:图片由 ROLEX / Andrea Francolini 或 香港游艇会/Lampson Yip 提供
香港游艇会简介
香港游艇会是本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的体育会之一,在过去170年一直致力推动帆船及赛艇运动的普及化和精英化。本会为一众不同年龄与技术水平的水上运动爱好者,当中包括会员及非会员,提供多项训练活动以促进他们的个人发展、发掘及培养有潜质参加比赛的精英运动员,藉此推动这些有益身心的运动在香港的发展和普及化。香港游艇会全年举办多项本地及全球触目的国际级帆船及赛艇赛事,大大提升香港在国际体坛的地位。
劳力士与帆船运动
劳力士始终与同样满怀热忱,追求卓越、精准和团队精神的活动结盟。六十年前,劳力士将目光投向精英辈出的帆船运动,并与之建立起长久合作关系。如今劳力士已成为帆船界知名组织、顶级赛事及杰出赛手的长久合作夥伴,其中包括拥有突破性成就的环球帆船手法兰西斯.奇卓斯特爵士(Sir Francis Chichester)以及战绩辉煌的奥运帆船运动选手宾.安斯利爵士(Sir Ben Ainslie)。如今,劳力士已经成为15 项重大国际赛事的冠名赞助商,其中包括经典离岸帆船赛,比如一年一度的劳力士悉尼至荷伯特帆船赛(Rolex Sydney Hobart Yacht Race)、两年一度的劳力士法斯特耐特帆船赛(Rolex Fastnet Race),以及知名大奖赛劳力士TP52 世界锦标赛(Rolex TP52 World Championship)、宏大的劳力士超级帆船杯(Maxi Yacht Rolex Cup)及劳力士天鹅杯(Rolex Swan Cup)。劳力士亦支持精彩纷呈的国际帆船大奖赛(SailGP),各国代表队驾驶型号相同、动力十足的F50 双体船在全球各地的知名港口一决高下。此外,劳力士还与澳洲游艇会(Cruising Yacht Club of Australia)、皇家海洋竞赛会(Royal Ocean Racing Club)、翡翠海岸游艇会(Yacht Club Costa Smeralda)、意大利游艇会(Yacht Club Italiano)、纽约游艇会(New York Yacht Club)及英国皇家游艇队(Royal Yacht Squadron)等帆船机构合作,不断巩固劳力士与帆船运动之间的持久合作关系。
劳力士简介
享誉全球的精良品质与精湛工艺
劳力士为瑞士综合独立制表商,总部设于日内瓦,品牌以精良品质与精湛工艺享誉全球, 成为卓尔不凡与优雅尊贵的象徵。其 Oyster Perpetual(蚝式恒动)腕表与 Cellini(彻利尼) 腕表的机芯均获瑞士官方天文台认证(COSC),并就精准度、动力储备及可靠性方面进行一系列内部测试。绿色印章是顶级天文台精密时计的象徵,证明每一枚劳力士腕表均成功通过劳力士实验室自定标准所进行的测试,独立的外部机构亦会定期验证。每一枚劳力士蚝式腕表上均有「Perpetual」(恒动)的字样。这不仅是一个镌刻于表面上的字样,更是一个哲理,它承载着企业愿景及价值观。企业创办人汉斯 . 威尔斯多夫(Hans Wilsdorf)对完美的不懈追求正是推动公司发展的动力与宗旨。劳力士继而在腕表发展上屡创先河,成功推出多项重大创新发明,如于 1926 年问世的蚝式腕表,为史上第一枚防水腕表,以及1931 年发明的自动上链恒动摆陀。迄今为止, 劳力士已经注册了五百多项专利。品牌在瑞士设有四座厂房,设计、研发及生产劳力士腕表的大部分零件,从金合金的铸造,到机芯、表壳、表面及表带的加工、打磨、组装和修饰,皆由品牌独立完成。品牌亦积极支持文化艺术的发展,鼓励体育及探险活动,并致力于环境保护, 关爱地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