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点专栏 袁学娅)最近了解到,行业中管理全服务酒店的职业经理人,在合同期满得不到续约或应聘被年龄限制的不少,这些高管都没有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多数为X 世代,咋就因年龄而不受投资方待见?以前有听说过互联网企业的职场年龄歧视,没想到这种年龄歧视那么快在传统的住宿业也开始了。如何看待职业经理人的中年危机,这是一个值得投资方和管理者正确面对的问题。
世代,来自欧美的流行语,15年为一个世代(Generation),X 世代为(1965 – 1980年),X世代后面15年为Y 世代 (1981 – 1995), 再后面就是Z 世代了。在互联网、演艺界、高科技创新行业有不少Y世代横空出世,成绩斐然,但我国的院士最年轻的应该只有几个X世代的,目前大企业、行业的领军人物多数还是X 世代,或者还有W 世代的,为何全服务大型酒店的投资方对于高管的年龄要求有诸多限制,很多在招聘要求的年龄甚至写着35岁左右。
酒店属于传统服务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科技进步,投资建设采用的设备设施、管理系统肯定比30年前、20年前甚至10年前先进,但对于一个大型全服务企业的管理、对外对于顾客的管理、供应商合作伙伴的管理,对内对于各部门员工的管理,这些职能都没有变,还有更重要的是,酒店,作为一家服务型企业,需要得到当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和扶持,为所在社区为当地市民服务,这些职责和职能都缺一不可,对于一家全服务大型酒店的高管要求,更多的是需要对内、对外全方位的协作、协同能力。
X 世代的职业经理人,在行业经历有20 – 30年,专业过硬、思维方法成熟、处事经验丰富,应聘总经理岗位不应该不受投资方待见。还有不少各部门管理者的岗位,招聘方都写出了30岁左右的年龄要求。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的速度,让很多行业中年职业经理人也都感到压力。
是的,时光列车已经驶入2022年,在消费领域、在线上时间的消耗,Z世代展现了异军突起的力量,这一代无忧无虑,个性突出,自信满满,因为他们的父母X 世代的努力是他们消费资金的坚强后盾。但要作为管理者,Z世代的独生子女特性将成为很大的不足。
如何来平衡行业中职业经理人的年龄歧视问题?
从投资方的角度
不能因为受到太多新媒体新技术的影响,希望找到年轻的管理者,运用类似抖音、直播、小红书,能把酒店的产品每天都卖爆,期待成功得以投资回报。一个大型全服务的酒店需要系统的管理和运营,才能持续发展,可以找年轻的有才能的到营销岗位,甚至于可以找类似直播大咖李佳奇售卖(只要愿意付足佣金),但就算产品都能卖出去,酒店管理的方方面面是需要有有专业、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把控,能全面把控的职业经理人需要时间和实践的积累,要能成功营运管理一个大型的全服务酒店,没有从业15年以上的几率极小,除非管理天才,投资方若受到单向思维引导而限制年龄,恐怕最终的结果不可能是双赢。
从职业经理人的角度
年龄不是问题,能否跟上时代的进步,更新知识和技能是关键。部分职业经理人虽然每天工作超过10多小时,仍有不少人在原有的学历、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不断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保持永不滞后的状态。但也有部分职业经理人,以老卖老,不思进取,不接受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卖弄老经验和方法混日子。前者都已经成为行业的中间力量,后者被淘汰也是自然规律。
国家延迟退休的政策正在逐渐出台,40 - 50岁(男性60岁)是不断更新知识的、经验积累丰富的管理者能对企业做出最佳贡献的时期,根据生物学原理,职业经理人的职场周期是因人而异的,就好比Z 世代的年轻人的成熟速度也是因人而异。在全方位的管理岗位上,X 世代被Z 世代的替代还有待时日。
本文系迈点专栏作者授权转载文章,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转载是凝聚网络力量的重要方式,如有争议,请及时反馈至邮箱:news@meadin.com。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