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10日0时,全国新冠疫情区共有15个高风险地区,204个中风险地区,疫情形势依然非常严峻。自7月南京疫情爆发以来,全国诸多酒店企业纷纷迎来了退订“高峰”。很多城市的酒店的出租率甚至降到了30%以下。
近期,从赵焕焱先生发布的数据中可以了解到:北京酒店业2021年上半年已经亏损17亿元。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酒店企业注吊销达到了9.6万家企业,同比增长了24.7%。如果疫情在一定的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控制,对刚刚要恢复的旅游酒店业来说,无疑是更难熬的“寒冬”。
事实上,在过去的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高端酒店的平均出租率大幅下降,四星级酒店平均出租率为39.09%,五星级酒店平均出租率为40.38%。在一定程度上,很多酒店企业都处在“生死线”上徘徊。如果两年内同样遭受严重的疫情,对旅游酒店业将是致命的摧残。 在2020年疫情期间,由于国家出台了比如房租减免、税收优惠、社保费用降低等扶持政策,很多酒店“死里逃生“坚持了下来。对于今年酒店业的现状,很多酒店同行表示的更为悲观。
目前,各地政府相关部门除了不断加强疫情防控信息发布外,对于支持或扶持旅游与酒店业的信息明显不足。对于旅游企业经营,应有特殊时期的相关的预警机制和政策为行业服务,如果一旦出现倒闭潮和失业潮,更会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在当下特殊时期,旅游酒店企业自身更要积极行动起来自救,改变过去“靠天吃饭”的认知,除了不断提升安全服务、优化商圈流量、做好收益管理、拓展销售渠道等增收方法外,更要通过产品升级、社区链接、跨界经营、新零售、以及私域流量、区域流量等多种方式加持酒店经营,实现新时代下的企业生态转型。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