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阴霾笼罩之下,全世界的旅游人都在期盼着疫苗问世后的2021,希望能有全面的复苏和反弹。经历了这场本世纪最严重的危机后,旅游业发生了很多改变,其中有一些可能是永久性的,这决定了接下来的复苏肯定不会是一次简单的“重置”,而是肯定会出现一些非线性革新。
任何一场危机过后,社会的各个角落都会被“重置”,旅游行业不是例外。既然是“重置”,就意味着企业原本的积累和熟悉的路径将有部分被抹去,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运转机制,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一些挑战,同时也会出现一些新的机遇。
国内旅游行业的经营主体主要以中小微企业为主,通常都是轻资产模式,抗风险能力较低,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危机只能关门歇业乃至彻底退出。伴随着一批企业的停业或退出,大量从业者面临失业或转换职业,有些人可能会永久离开旅游行业。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预测,新冠疫情可能会导致全球旅游业1.74亿人失业。
同时,大量企业退出意味着整个产业链必然遭受重创,在全面复苏开启的初期阶段,很多企业可能会发现自己不得不重建供应链。但疫情期间旅游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形成的“多角债”问题可能会一直积压到疫情结束甚至成为呆坏账,这将会严重破坏产业上下游之间的信任,可能会成为某些企业重建供应链最大的障碍。
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实验,毕竟在大旅游消费范式下,旅游企业尤其是传统旅行社的业态亟需创新。小群效应的原理告诉我们,一个有足够粘性的社群既然可以卖旅游团,那也可以卖土特产,企业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把员工的个人副业变成体系化运营的业务单元。
直播可能是疫情期间旅游业最热闹的领域。从业内顶级大咖到千千万万一线从业者,再到旅游城市的各级官员,几乎人人都在直播。对于旅游直播,我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直播只是疫情期间的应急举措,一旦疫情结束也就自然潮落;另一种则认为直播会是一个巨大的风口,未来会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流量来源。我相对更倾向于后者。
根据CNNIC的第46次互联网统计调查报告,视频类(含长视频、短视频和直播)应用的使用时长在网民上网时间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28.6%,已经成为绝对的流量“富矿”。很显然,我们的互联网正在从图文时代向光影时代过渡,由此带来的改变可能是颠覆性的,当然所蕴含的机会也是巨大的。
早在2018年,谷歌就超过了Booking集团旗下的元搜索引擎Kayak,成为全球航司获取在线流量的最大来源。2020年6月份,谷歌宣布面向酒店业合作伙伴推出“pay-per-stay”项目,将其酒店广告的收费模式由CPC改为CPA(Cost Per Action),实质上把自己变成了一个OTA,与Booking集团直接竞争,尽管后者还是其在旅游业最大的广告主之一。
OTA的业务模式“革命”将大提速,目的地和下沉市场将成为争夺焦点
2020年的新冠疫情不仅使得直播风口大提速,也使得内循环模式下的国内目的地市场打开了新的机会窗口。按照当前的全球疫情形势,2021年旅游业大概率还是只能在国内玩,几个原本押注国际化的头部平台已经表态了要深挖国内市场,竞争必然是激烈的。
2020年的新冠疫情既是一场空前的危机,也是很多潜在趋势的加速器;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也释放了一些新机会。广大旅游人盼望的2021马上到来,新的一年无论是否万象更新,我们都要坚定信心,一切终究都会好起来的。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