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4日,跨省游恢复以来,全国旅游业复苏脚步加快,在暑期旅游旺季的加持下,各地热门旅游景点人气持续升温。携程数据显示,跨省游消息发布后,国内跟团游、自由行瞬时搜索量相比开放前暴涨500%,线下7000多家门店咨询量爆棚。面对游客高涨的出游热情,旅游景区应如何应对,疫后才能“乘风破浪”,逆势飞扬?
借势政策,门票减免“聚人气”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持续推进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明确规定,继续推动景区门票降价,不断完善门票价格形成机制,着力规范景区价格行为,切实落实门票价格减免政策。
为推动区域旅游市场回暖,各个地方政府“各显神通”,竞相落地具体指导支持政策,大力促进本地旅游业务回升。
景区创新,差异化发展是提升关键
在旅游消费升级背景下,拥有独立审美和注重景区品质的80后及90后已成为景区旅游消费的主力军,针对当前主流消费群体的诉求,传统高星景区虽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但存在文化深度挖掘性不够、景区差异性不明显等问题,如何实现创新化发展、品质化运营将成为破局关键。
同时,跨省游的推动将进一步加速旅游景区转型升级,各地景区若想抢占先机,需要不断强化内力,转变发展理念,丰富业态产业,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质量和服务价值。
平台依托,线上线下“融合”营销
疫情期间,短视频、直播风口的爆发,使得游客足不出户即可通过线上“云旅游”近距离走进旅游景区;数据显示,跨省游恢复当天,携程、驴妈妈、马蜂窝、飞猪等OTA平台热门旅游景区、酒店及相关度假产品搜索量暴增。线上宣传预约、线下实景体验已成为当前旅游景区运营是重要模式。
跨省游背景下,景区若要在众多竞品中“突围”,不仅需要借助外力,联合主流OTA平台、直播及短视频平台抓住热点、创造热点,完善线上营销体验,同时需要立足本体优势,夯实内力,综合提升景区服务及配套设施。只有线上线下合力共进,“融合”助力,旅游景区才能真正在后疫情时代乘风破浪,逆势前行。
紧跟趋势,逆风飞扬
(一)文旅融合方兴未艾,文化类景区升温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2019年是中国文旅融合战略实施的关键,文旅融合之下,国家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开发的研学旅游、红色文化教育游、文化体验游、生态和谐游等11种旅游新业态均获得长足发展。2020年,在疫后旅游市场复苏和跨省游推进下,文旅融合将续写新篇章。
在此背景下,迈点研究院重磅推出《品牌白皮书 • 中国5A级景区品牌发展报告(2019~2020)》,来透视解读行业发展脉络、分析预测景区未来趋势,以期助力中国旅游景区品牌发展。
(二)夜间旅游增速明显
夜间消费已成为当下及未来到访游客感受旅游目的地文化、深层次体验当地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夜间旅游正成为推动地方经济、丰富旅游目的地消费新业态、提升来访游客文化体验的重要途径和新抓手。
(三)科技赋能文旅产业创新发展
科技与文旅的融合是趋势,技术创新使生活变得日新月异,以5G为代表的技术体验需要更多的实现载体,而旅游景区以其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较强的行业跨界能力为各类新技术提供得以施展的“舞台”。未来,将有越来越多新技术不断涌现,通过科技赋能实现行业创新,助力旅游产品迭代升级。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