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土地大蛋糕18城“分食” 会不会影响长租公寓进城中村?

来源:迈点网 · Janet     2019-01-23

近期地方两会陆续召开,住房租赁再一次频现政府工作报告。去年的“租赁”成为“住房政策关键词”,今年“租赁”会不会继续收到各地政府给的“政策大红包”呢?

01

新增5城

集体土地建设租房试点增至18城

1月中旬,自然资源部发布消息显示,原则上同意福州、南昌、青岛、海口、贵阳等5个城市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实施方案。至此,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城市增至18个。近日,陆续落幕的地方两会也透露多地2019年在住房租赁方面即将做的努力。

其中北京提出多渠道建设筹集租赁住房5万套(间);福建表示,在福州、厦门编制“一城一策”实施方案,切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其他不同省市也对2019年住房租赁以及保障住房、棚改建设提出相应规划建设。

对此,易居企业集团首席执行官丁祖昱表示:“重视保障、鼓励租赁一直都是这几年强调的方向。今年,在住房保障的建设和节奏上,我认为会保持态势,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那么今年都有哪些具体变化呢?一同来看看这些城市。

02

北京:盯准集体土地这块大蛋糕

据悉2017年至2021年,北京市将供应1000公顷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建设集体租赁住房。同时明确了项目选址、居住配套、租赁运营等方面的规范要求,出台鼓励扶持政策。5年时间,平均每年供应200公顷土地用于建设集体租赁住房。其实,2017年北京共确定了39个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建设用地面积203.9公顷。2018年度北京实现集体土地租赁住房用地供应209.2公顷,完成率105%。

此外, 2018年分配公租房3.23万套(户),其中实物房源2.66万套。成寿寺、古城、五里坨等9个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实现开工,可提供房源约7600套。2019年北京将建设筹集租赁住房5万套(间)。

集体土地,是一块铺有奶油的大蛋糕。首先,是地产开发企业得以入场。

早在2018年4月初,北京首批公示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用于建设租赁住房项目,以采用协议方式向4家全资国有或集体企业出让。4月9日公示显示,万科以49%的持股比例,入股一幅位于大兴区瀛海镇的地块。这意味着,地产开发企业正式参与到集体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的开发。

其次是,金融支持工力度不小。

为做好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房的金融支持工作,北京市第一批4家银行,分别是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分行、农业银行北京分行、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华夏银行,已确定具体融资方案,将向符合银行评级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国企合作的联营公司提供长期、足额贷款。

同时,这些土地基本上都挨着产业园区,未来主要面向项目周边园区企业职工,提供有住房租赁类产品以及职工宿舍。同时,最新建设的集体土地租赁房也尝试与国企合作,获得资金方面的支持。比如,杨镇一街项目则计划由一街村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市保障房中心旗下的燕顺投资公司成立合营公司。

2019年,为企业配齐土地、资金、政策,长租公寓成为水到渠成的发展。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也将仍然是北京住房租赁市场的一块大蛋糕。

03

深圳:长租公寓进城中村门槛高了

在深圳市六届人大七次会议的分组讨论上,市人大代表江汉表示,现在有很多企业加入租房大军中,不知道是哪个主管部门来稳定房价。他认为2018年比较明显的是坂田,有很多的农民房被万科拿来重新装修,1000元的月租变成2000元了。对此,深圳市住建局局长张学凡现场回应,今年将抬高企业进入城中村做长租公寓的门槛,控制租金上涨。

根据此前深圳市规土委调研数据显示,深圳城中村用地总规模约320平方公里,约占深圳土地总面积的1/6。目前深圳总共有1045万套住房,城中村比例为47%。张学凡认为,城中村的存在解决了城市里面大量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

而对于这一大面积土地的整改问题,深圳在2018年频频推出治理对策。就企业进入城中村改造要求、城中村拆除比例等,作出明确要求。

去年11月5日,深圳规土委公示了《城中村总体规划》的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城中村租赁市场监管。具体表述中,要求企业控制改造成本,并参照租赁指导价格合理定价;改造后出租的,应优先满足原租户的租赁需求,有效保障城中村低成本居住空间的供应等。同时提出,深圳的部分城中村改造暂缓,各区一定比例的城中村暂不拆除。在部分核心行政区,这一比例甚至高达75%。此外,部分有条件的城中村住房将纳入政府的保障房体系。

这样的趋势,对于已经进局的长租公寓企业来说,更是一个好消息。竞争对手的进入更难了,专心深耕运营城中村长租公寓市场的空间就变得更广阔了!

04

补齐租赁短板,还需要多久?

去年年底,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2019年要“补齐租赁短板”。在2019年各地两会的讨论中也时常听到这样的声音。

在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优客工场创始人、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工作顾问毛大庆的提案即是有关租赁市场的。

毛大庆认为像北京这种特大型城市,存在大量的低效资产,预计有3000万-4000万平米的存量闲置资产。他谈到:“如果能把这些资产进行改造,然后以整租整管的公寓、职住平衡的项目提供给市场,那么将会非常有利于提供有效房源,也便于房地产市场的有效管理。”

事实上,在十九大提出“租购并举”后,租赁住房一直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热词”,但2018年的房屋租赁市场出现诸多不规范现象,亟须制度完善。

“我其实非常推荐效仿德国的做法。监管发生在对租赁市场的管理中,是跟随市场、供需变化而进行的一种动态平衡。监管首先要规范出租协议、承租条件,规避随意抬价、控制房源的做法。当供小于求的时候,由监管控制价格,规范出租协议、承租条件,甚至给出租方一些补贴,以此保证承租人的权益;而当供小于求的时候,监管则应出手保障出租方的权益。”毛大庆表示。

“关于租赁市场,接下来的全国两会应该也会继续讨论。大型、特大型城市可能会讨论得多一些,三四线城市不一定,因为各地需求不一样。”毛大庆说,“总而言之,对租赁市场的规范,很难说出一个"一刀切"的政策,而且政策也不应该是死的,应该跟随市场、调节供需,供需本身就是活的、动态的。”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悠游网
酒店活动
图片资讯

Copyright C 2007-2025 www.yoyow.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103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