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品牌涉嫌抄袭被告上了联邦法院 山寨现象何时休?

来源:迈点网    2017-07-19

抄袭这件事,长久以来一直饱受诟病,防不胜防。近日记者从外媒了解到,红狮酒店(RLH Corporation )2017年7月13日宣布向美国纽约联邦法院对硬石国际(Hard Rock Café International)提起诉讼。投诉称硬石国际抄袭了红狮酒店RL品牌的商业外观,而RL品牌受联邦商业外观法律的保护。

据了解,瞄准千禧一代的RL酒店品牌特色鲜明,标志性元素包括有专业咖啡师的咖啡吧和当地的艺术家、音乐家、活动家、意见领袖和民众可以展示他们的项目和观点的生活平台,在公共场馆式休息区,客人可以饮用咖啡放松身心,或是使用笔记本电脑办公,也可以充分展示自我。灵活的Chick-in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入住流程,客人也可以通过他们的手机或利用酒店的自助服务设备办理入住手续。目前,RL酒店品牌开出了七家酒店,红狮酒店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扩张该品牌。

红狮酒店旗下的RL品牌

鉴于酒店RL品牌的独特性,红狮酒店在6月份发现,硬石国际推出一个竞争品牌Reverb,瞄准的也是千禧一代,红狮酒店认为硬石国际剽窃了RL酒店的识别标志和元素,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到,硬石国际聘请的是与红狮酒店RL品牌同样的品牌公司The GettysGroup。

英语有一句俗语,叫‘模仿是最诚挚的奉承’,硬石国际想复制RL品牌在市场上获得的成功,这可以理解,但我们对硬石国际在The Gettys Group的帮助下的侵权行为并不赞赏。”红狮酒店总裁兼首席执行官Greg Mount表示:“硬石国际的侵权行为和它自认为没有造成侵权的咄咄逼人的诉讼策略令人担忧。红狮欢迎公平的竞争,但侵犯我们的商业外观是不正当的也是不合法的,我们将捍卫我们的品牌,并利用一切途经确保我们所有的品牌都受到保护。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所谓的商业外观,百度百科上对此有具体的解释。“商业外观包括产品的外形或者形状、产品的包装、在产品或其包装上使用的颜色或者设计、所使用的颜色与其他因素的组合,甚至营销技巧等。商业外观包括产品包装和产品外形。按照美国联邦法院的判例,在商标和商业外观侵权中,无须证明存在事实混淆,只须证明存在可能混淆(或混淆的可能性)。

山寨酒店蔚然成风,原创作品谁来保护?

无独有偶,就在7月初,山寨酒店这一话题在中国国内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事出于铂涛旗下品牌希岸酒店CEO陆斯云的一封声明信,陆斯云指出,希岸酒店品牌在建立的短短两年期间内不断发生酒店产品被克隆的现象,对此感到十分痛心,并呼吁相关部门重视酒店行业的品牌资产保护,完善相关法规,减少酒店行业的抄袭情况,保障原创品牌的合法权益。其后铂涛集团方面表示,除希岸酒店外,集团旗下的喆啡酒店、IU酒店、窝趣、7天酒店等不少品牌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抄袭。

事实上,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经济型及中档酒店,常常会遇到产品被抄袭或涉嫌抄袭其他品牌的现象。逸柏酒店集团品牌执行官黑边表示,集团旗下的中档酒店品牌途客中国也发现了抄袭者,并指出山寨酒店抄袭其他品牌的地方不止一处,整体装修除了软装,其他地方几乎一模一样。“那家抄袭店特别有意思,外立面抄老如家,走廊抄易佰,其他地区抄途客。”言语中透露出了气愤和无奈。还有知情人士向记者爆料,称自己的好友是洲际和瑞吉的设计师,曾多次提起,自己的设计也被亚朵抄袭。

“伪品牌酒店如果做得好,那就是给正品做嫁衣,提升正品的知名度,如若不然,就是给品牌抹黑,如果用户有幸住过正品的酒店,才会有更深的感触。复制别人的品牌和产品还能把生意做好,说明被复制的品牌或产品,其模式是受市场认可的,虽然抄袭者的做法不可取,但对于研发产品的人而言,心里也算是有些许的欣慰。”逸柏酒店集团品牌执行官黑边的想法与红狮酒店Greg Mount的看法一致,品牌或产品被抄袭,正因为产品有其过人之处,但这不能成为被抄袭的理由。

被抄袭的酒店,安能辨真假

“身为一名设计师,我也有我的自尊和理想,如果我做一家酒店,从头到脚包办设计,做产品定位、客群定位,那我一定会将消费人群的心里和习惯研究透彻,走差异化路线。酒店管理是一个细活,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和成本,需要做大量的研究,抄袭者为了图省事照搬别人的设计和模式,其结果必然是不在于酒店品质,只关注收益结果。涉嫌抄袭的单体酒店是不可能胜过连锁品牌酒店的,再者如果真有能力把酒店做好,料也不会做出抄袭的行为。”

面对记者询问的遇到这种情况时,集团层面该如何处理时,黑边表示:“抄袭者挂个自己的牌子就对外营业了,集团也只能进行法务沟通,但因酒店产品的装修风格很难形成知识产权,所以无法立案诉讼。”对于山寨酒店,黑边也给出了一个建议,“集团方面可以与抄袭店进行交涉,说不定抄袭店还可以成为一个集团项目,把山寨酒店变为真店。”

但有不少从业者表示,抄袭现象依然防不胜防,维权比较困难。虽然有和品牌商标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但不少企业从一开始就忽视了对品牌的保护,以至于常常吃闷亏,只能及时补救,且畅通的投诉渠道尚未形成,当发现这些行为时民众并不能及时揭发。

酒店不是快餐文化,抄得了外观抄不了灵魂

酒店的建设不能停留在表象,还要向用户传递其品牌文化和内涵,近年来本土酒店纷纷出海,无不是强调要借助酒店这一载体将中国文化传递出去。酒店并不是由简单的几个文化元素堆砌而成的建筑,粗制滥造的设计和组装不仅没有提升酒店真正的品味,更不可能让宾客沉浸其中。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业内人士对酒店行业快速复制的拿来主义现象极为痛心。

迈点专栏作者杨益华认为,酒店硬件的被抄袭是防不胜防,但抄袭软件的至今未见成功者。“君不见,这么多年来,不少企业虽然抄袭麦当劳、肯德基的产品和硬件,但迄今能与麦肯平起平坐者无出左右,因为‘软件’是看不见、摸不到、偷不走的,这是属于品牌灵魂的东西。能抄袭走的都是表象,内在的东西不是随便能学得来的,且现在的人内心浮躁,不愿意下苦功夫练好内功,那些自认为抄袭了表象就能学会武功秘籍的人,其结果都是只学会了花拳绣腿。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与快餐文化不同,酒店产品和品牌文化需要的是匠心和时间的沉淀。

这也印证了希岸酒店CEO陆斯云在声明信中所说的,“抄袭者能复刻得了希岸的产品,复刻不了希岸的品牌,复刻不了希岸的精神。真正的品牌,是可以占领消费者心智的精神价值主张。真正的品牌,甚至是团队精神的一种文化沉淀。真正的品牌,不只是一个Logo,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IP。真正的品牌,更体现在我们背后的管理理念及团队。”

湖北职院旅游学院院长张树坤指出,行业在声讨山寨酒店的时候,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你的酒店或品牌,是否存在抄袭其他酒店或品牌的地方?张树坤表示,无论是名字、logo、装修、客用品、还是常客计划等软硬件设施,只要存在互相抄袭,其实是很容易被发现的。“抄袭和模仿其实是整个酒店行业的问题,板子不只是打哪几家。中国酒店业在改革开放初期才真正起步,品牌意识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整个行业仍然存在着‘一直在抄袭,从来没超越’的弊病。只有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们的酒店业才能真的进步!”

在红狮酒店与硬石国际的这场关于品牌商业外观的纠纷中,红狮酒店要求硬石国际停止这种侵权行为,赔偿损失,上缴从中获得的利润并承担所有的法律费用。除对硬石国际提起诉讼外,红狮也正在根据与Gettys Group的合同执行其既有的权利并采取补救措施,因为The Gettys Group为硬石国际提供了相似的设计。

记者认为,我们既不能纵容这种山寨行为,同时也应该注意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避免自己成为“抄袭者”,若人人都能以身作则,杜绝这种恶劣的行径,相信我们的行业乃至整个国家,都能在公平竞争的道路上发展得越来越好。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悠游网
酒店活动
图片资讯

Copyright C 2007-2025 www.yoyow.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103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