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知:招人难,招管理者人才更难,想快速招到优秀的管理人才更是难上加难。
目前各个行业都缺人,酒店行业逃脱不了缺人的现状,在这人才短缺的社会,我们到底如何快速高效地招聘到优秀的酒店人才呢?
本周二8点,长沙顶域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肖俊先生为我们分享了如何快速高效地招聘到优秀的酒店总经理?
企业要发展就一定要有目标,还要通过高效的团队来进行执行落地,与企业的目标一致实现我们的经营成果,发展和规划。
所以不管企业用哪种方式管理,往往在执行过程中总是差强人意,我们刨根寻底,最终发现都出现在“人”的身上,我们常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如何找到好的将领成为我们目前企业至关重要的一环。所以我们通过沙龙来为大家解析如何才能更快速更有效的找到我们最关键的岗位,也就是酒店总经理。
那么,我们从招聘前期准备、招聘中期操作、招聘后期注意的事项三个环节来找到并解决我们现在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难题。
你有没有发现过一个问题,我们在整个招聘过程中,很多合适的人才还没到与决策层见面,人才就以各种理由放弃了该职位?
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我们长期跟中高端人才沟通了解,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在招聘前期的准备是不够的,这些准备最常见的是招聘官(面试官)的心态上的问题。我们要了解我们的“对手”是谁?我们要分析我们的对手在什么情况下不会来面试,才能制定策略应对他。
我们先问问自己,如果是酒店总经理的身份了,我们是否会愿意跟一个没有决策权的招聘专员沟通?
那么我们是否会愿意跟非专业的人沟通?那么我们是否会愿意跟不懂尊重的人沟通?
很多招聘官在招聘时连工作职能都说不清楚,能给多少工资范围都不清楚,人才最基本应该了解公司的信息都无法得知,为什么要去面试?
有些公司在面试过程中连水都不给应聘者倒,又何来尊重可言?这些是不是在我们企业所出现过?我们先自己想想……
你要理解,我们在选择人才的同时,人才也在选择我们。很多企业对人才招聘的不重视,所以没有任何准备,在急需用人时才关注到招聘细节,人才面试中期或前期就放弃岗位,证明我们还有很多功课需要做。
有时我们的企业在招聘中把自己定义为“甲方”,我们是一种高姿态来面对应聘者,约定的时间面试官迟迟不来,面试时喜欢高高在上的质问对方,全程一副我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状态,给人才造成很大的心里负担等,都是我们最常犯下的心态错误。
我们应该在先搞清楚招聘不是甲方面试乙方的过程,而是甲乙双方相互了解的过程,给予乙方足够的尊重,是甲方应在面试过程中应做到的最基本态度。那么当我们企业把“招”变成“请”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人才更愿意与我们交流,我们也能在面试中更快的了解对方,得到的效果也会更好。
我们有了心理准备后,我们进行招聘,我们需要准备什么呢?当然是一份JD,也是我们常说的职位说明,我们要有明确的岗位要求才能确定什么人适合我们企业。那么我们的要求写的多好?还是要求写的少比较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考虑一下!
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在列要求时总是列出不少于5条的要求,如:年龄、性别、文凭、工作年限、工作行业、团队管理、业绩、工作区域、出差、还有的企业对生肖、星座、品性做作为详细的要求。往往在这类企业是很难找到人才的,其实招聘就像找男(女)朋友,你的要求越多,能满足的人就越少,最后成为剩斗士是必然的结果。
我们对外招聘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喜欢上我们的公司我们的职位,从中选择最适合我们的人才,而不是最好的人才。所以明确我们招聘要求,一定要找到核心的要求点,尽量简单明了,不宜很多,列出关键三点,如我们招聘酒店总经理岗位,我们可以通过三个维度来设计要求:
1、行业特性
我们酒店行业目前可大致细分为:高星级酒店(国际联号、国内品牌、W、凯宾斯基、洲际酒店等);4星精品连锁酒店(维也纳、丽枫等);经济连锁型酒店(7天、汉庭)、单体酒店、民宿、公寓酒店等,
不同的酒店类型的工作内容是有差异的,高星级酒店总经理偏对外能力,整体全盘管理战略部署;经济连锁型酒店总经理更偏营销策划和执行;单体酒店、民宿、公寓则会以租房率为指标来操作;我们要考虑一下自己是什么类型管理方式,然后再设计我们的行业要求。
比如我们曾经帮湖南本土4星级连锁酒店集团招聘一名执行总裁,企业董事长只知道我需要这么一位高人来帮我解决企业的难题,但不知道是什么人合适。
经过整体分析我们发现了关键几点:人才需要有本土资源,有大局观,不关有足够的经验管理单体星级酒店,而且要能对集团整体做战略部署和规划,最后我们把目标锁定了湖南本土另外一家5星级酒店集团的总经理,最后通过多方运作,才将人选聘请到位,人才也在企业做得非常不错。
试想,如果我们去寻找一名经济型连锁酒店总经理,结果会如何?
2、组织架构特性
不同酒店的人事架构是不一样的,那么赋予总经理的权责也是不一样的。像高星级酒店的管理是以金字塔形式架构管理的,每个部门有单独的负责人,在总体工作中又有分管领导进行监督,最后才会到达总经理,总经理只需要做整体的决策和部署。
而四星精品连锁酒店的组织架构,相对简约扁平化的,所以四星级酒店总经理的管理的范围要比高星级酒店总经理要窄,但从执行来说4星级酒店总经理更需要走到市场第一线去。
所以前期先分析自己的组织架构再对应人才方的组织架构就能看出他的工作内容偏向性。
3、工作执行能力及风格
一个好的总经理不是永远高高在上制定战略要求结果的,也需要懂的如何执行落地,团队的管理至为重要,那么这些可以体现在何时激励团队何时强力执行,与他的执行能力则成正比。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不要妄想人才是符合我们所有要求的,符合关键性指标1-2个即可进入面试环节。
招聘不同的岗位其实招聘方式是不同的,不同的招聘渠道也具备不同的招聘资源,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招聘渠道。
目前招聘岗位上主要分三个层级:基层、中层、高层;
我们以最常见的网络招聘为例:
招聘基层岗位效果相对较好的是58同城网、赶集网、当地招聘网(湖南招聘网、长沙招聘网等);中层效果较好的是智联招聘、前程无忧、英才网等;高端的招聘一般用到猎头公司、高端人脉论坛会、猎聘网等渠道。我们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所能够接受的费用选择不同的平台。
在操作过程中也分“主动型”招聘和“被动型”招聘。
以招聘网站为例:我们通常将职位要求挂在招聘网站上的方式称之为“被动型”,我们通过人才网站后台搜索简历归于“主动型”。
“被动型”的劣势在于等待求职者来投递,如果招聘条件不够吸引眼球,投递的数量就不够,就很难达到快速招聘的效果,优势是投递了简历的人都是对该工作感兴趣的,所以邀约面试的成功几率会较高。
“主动型”的劣势在于对招聘官的要求过高,要求招聘官独具慧眼,并能在众多的简历中搜寻到目标候选人,并沟通能力要较强,不然容易会被“应聘者”误认为“传销”类组织。
“主动型”的优势是能够快速锁定符合要求的候选人,更符合企业要求,一名优秀的招聘官总能在茫茫人群中找到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当我们成功邀约到人才面试后,我们就到了整个招聘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面试。
首先我们要进行面试的准备,比如时间,很多同学可能认为时间大致OK即可,其实看待一个人对事情轻重完全可以依照是否遵守时间来进行判断。
比如我们现在要去签订一个10万元的合同,我们绝对会在约定的时间提前15分钟之前赶到,以免给对方留下不守时的印象。
其实招聘也等同于签约,甚至超过签约,一个人才从入职到离职的成本远比我们付出的工资要高得多。所以,尽可能将面试时间的要单独挪出来并且保证自己能够准时达到,尽可能安排在1小时以上,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对方。
面试地点的准备最好是安排在公司,正式的环境能够给公司招聘带来好的磁场,也能让人才获得更多关于公司的信息。
面试问题也是需要准备的,特别是中高端人才,如何去了解到他真实想法和能力是需要准备的。通常在面试过程中分成三个阶段:
1、了解阶段
了解对方的工作经历、文凭、年龄、家庭状况、离职原因等都是在第一阶段进行,可以以寒暄轻松交流的方式来进行沟通,并且在对方讲述自身经历过程中寻找细节问题进行追加询问。在了解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可以用笔记录的方式最好记录。
2、探讨阶段
任何招聘来的岗位都是为了解决公司问题而设置的,根据公司自身岗位所出现的问题可以总结,在探讨阶段是可以进行相互交流沟通的。
通过人才对事件的了解做出的判断,可以来评估他对事件处理方式的合理性和他的思考方式。也可以通过这种探讨的方式找到很多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在探讨阶段是相互认知的最关键阶段,所以一定要把握好这个阶段。
3、确定阶段
在确定人才合适我们企业时,我们应对他的薪酬、入职时间、考核标准等进行交流,薪酬一个谈判的过程,今天在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沟通了,有机会我再跟大家交流一下,猎头是如何谈薪酬的。
那么,作为企业谈薪酬我们的建议是最好配合人力资源一起沟通。如果觉得合适,可以先了解人才的要求,但不要急于回答,尽可能给人才留下公司有着美好发展空间的愿景,等待人力资源负责人进行交流商议后再决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面试方面,我们最常用的是个人直觉感觉来判断人才,根据自我聊完之后,感觉对了就觉得这个人是自己想要的,这种方式大家有没有发现过,任何人去面试,最后确定的那个人选都跟面试官比较像?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在判断人选,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只有自己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判断人选好不好的过程其实是在印证人选是不是跟我一样的过程,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二种最容易上手的方法:
1、刚才我们在上阶段说到的人才的逻辑思维其实就是一种判断的方式,根据人才的逻辑是否清晰明了来判断他说明事物的真实性是最直接的,通过细节来判断人才的性格品性也是可以的。
在面试过程中尽量将人才面试的问题细问,特别是工作内容上进行分解,比如:工作内容,哪些工作内容是他在主导,主导时如何来展开工作,步骤是怎样的,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哪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是如何来判断和解决的等等……
我们要考虑的是他的逻辑分析和回答方面,这样既能了解工作侧重点也能判断人才能力。
2、通过部分的人才测评软件辅助判断,我们现在常看到的测评方式有很多,以国内为代表的有乐嘉讲的《性格色彩学》、还有《九型人格》、C8HR测评,以国外为代表的有《DISC》和《MBTI》测评工具等等。
测评工具的目的是为了辅助企业更好的识别人才用好人才,而不是直接判断人才。我们常常认为人是有优点和缺点的,其实不是,因为任何人的优点用在不同的地方可能就变成了缺点,而缺点用好了可能就成为了他的优点。
比如:有些人顽固不化讲规则对事情喜欢刨根问底很烦人又不善于交流,这些可能都成为你眼中的缺点,但是放在技术岗或者财务岗时你会发现他那些在你眼中的缺点会变成一种岗位需要具备的优势;有些人从不守规矩喜欢自由爱折腾喜欢玩乐,放在销售对外岗就是开疆扩土的基本不会错。
所以我们一直认为人才无优点也无缺点,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通过测评软件让你更加的了解这个人选的特点放在不同的岗位上将会得到不同的效果。因此人才测评软件只是辅助你去识别他人,而不是让你去判断他人,识别时候如何使用才是我们关键需要去掌握的。
你不要以为我们相互沟通差不多后,我们的招聘就结束了。其实招聘结束后,我们只是把人才招进来,确定他合不合适是要在试用期过程中来衡量的,首先我们引进的是一名酒店总经理,作为核心高层,我们要给人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让鸭子去爬树也不能让猫去游泳这种错误是致命的。
那么入职后,我们首要的工作是要让他尽快的融入到整个酒店中来,比如:入职后要主动介绍公司各层级高管认识并给到支持,办公桌、工牌的安排要给到尊重,入职手续的办理要给他一种保障,工作责权的划分要给他一定的权限和施展的空间等等,都是需要有专人负责来对接这些内容。这样才能让一颗陌生的心安稳的停留在我们的企业。
背景调查是我们在确定人选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针对企业中高端人才,我们要通过他以往的工作经历来核查他之前面试过程中陈述的内容是否属实,最好是能通过他最近两份工作的同事(可以是上司、同层级、人力资源)人员进行了解,在背景调查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是,每个企业最好有两名人选来评价该人选,以免其中一名跟其有过交流或者有过节导致我们的背景调查有偏见;也要注意核查背景调查中我们最关键需要的内容,比如:工作内容、业绩、工作状态、风格、在公司是否有过重大过错等等。
人才入职的试用期(三个月)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时候,也是来评估他能力的最重要依据,而这些依据就是我们在面试中和入职后需要沟通的“考核指标”,我们建议任何人选入职都必须带有“业绩指标”来进行工作,这样能将工作重心内容清晰注明,也能在判断人才时有理有据,更能明确“责、权、利”,让人选能够清晰自己重点需要攻克的难题,也能让企业更客观的用好人才。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