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散式与集中式公寓继续融合
我在今年早就说过,未来集中与分散将不再是区分公寓运营商的标签。在昨天的文章中,小陈也介绍了首个住宅性质集散式长租公寓——未来域公寓万体馆项目,这对一直专注集中式公寓的未来域来说也是创新。
其实,在以前一直关注分散式公寓运营的上海青客、成都优客逸家均已开启集中式公寓运营。据我所知,华住酒店集团旗下的城家公寓已明确将涉及集中与分散式公寓。
所以,2016年分散式与集中式公寓将继续融合,并可能形成以集中式公寓为圆点,周边分散式公寓运营的1+N格局。
2、长租公寓与中、短租公寓的融合发展
小陈一向主张从用户角度定位产品,从人的需求出发设计服务。而人的需要本身就是多样性的,我们往往因为先有短途的商务居住需求,然后可能有1个月左右的过渡性的中短租居住需求,再有1年期以上长租居住需求。
特别是对于城市副中心、核心枢纽、大型产业园区这几种需求的并生将更加明显。目前以华住、铂涛、布丁、如家等为代表的酒店(短租)运营商纷纷涉足公寓市场,多少均与此战略布局有关。而随着国家进一步放开对公寓运营的政策支持,以前针对短租、酒店行业的特种经营审批手续,有可能会被取缔。
对于中短租公寓的进入门槛会更低,所以一向以中短租服务为主的途家、中富旅居等也在2015年度纷纷联手知名服务式公寓品牌,布局长租公寓市场,2016年,此类长、中、短租融合的案例将更为明显。
3、 办公与居住功能边界不断被打破
在12月4日的GCUC全球联合办公峰会上,居住与办公的融合问题被大家普遍关注。刚刚在上海租到云南路一处物业的美国联合办公龙头We Work,也明显提出Co Live的商业理念。
公寓陈参加GCUC·中国峰会活动现场
如果将人的需求按时间轴来区分,青年人群可能用于工作的时间要远大于居住时间,所以居住与办公空间的融合,无论是长租公寓还是联合办公均在努力实践的趋势。据说水滴中国旗下的湾流公寓还根据中高端租住用户的需要要,将居住、办公、商业、仓储进行了“四位一体”的产品融合。未来居住空间+其他服务配套也将成为必然。
4、 开发商与运营商的合作多样化
公寓陈,今天刚刚参加了优客逸家与绿城物业战略合作仪式。其实,他们的战略合作协议早在几月前就已签订,现在优客逸家与绿城服务(物业公司)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绿地优客,已经有50人的团队规模,并收房216套了。
公寓陈参加优客逸家与绿城服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公寓的项目或简单商务合作不同,这次他们直接与绿城物业成立的合资公司,未来将在浙江区域或绿城项目内完全以合资公司名义开展公寓资产管理。据悉,这也是绿城服务平台化战略的重要布局,物业公司可以在项目获取、保洁、工程等层面为助力公寓运营团队,而公寓运营团队又可通过强大的服务体系,支撑物业公司的社区服务内容。
除此之外,上海寓见公寓去年也与中影、阳光城、世联行等机构分别开启各种合作模式。据说未来域与成都、重庆某开发商分别在战略合作沟通中。未来,公寓与地产开发商、资产持有人的合作将不再简单以租赁形式开展,资产托管、项目股分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等各种形式的合作都将出现。同时,不排除一些知名公寓品牌开启类酒店的委托经营合作可能。
5、从关注B端房源到关注C端用户
之前,几乎所有人都告诉公寓运营者,得房源者等天下!成功典范比如链家及其旗下的自如。
这个逻辑,放在以前信息不对称,但放在目前的“卖方市场”貌似合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今天,一切不能为用户带来“价值”的掠夺都将昙花一现。
事实上,在2015年末,已经有许多公寓项目遭遇了招商不力的高空置囧境,一方面与季节性市场有关,另一方面无疑也是用户选择性“抛弃” 的结果。所以,基于用户痛点解决的UGC商业逻辑将再次被公寓运营商重视。比如,优客逸家就已经宣布将在下月推出“喵了隔壁”社区网络,进一步让用户参与产品设计、运营等各个环节。
一出场就拿到2.5亿融资的中高端公寓运营商“水滴中国”也将推出客户关怀计划。2016年,针对用户端的各种创新之举还会层出不穷。
6、从关注产品设计到打造粘性社群
不做最好,只做不同!许多公寓运营商皆有些共识,但如何做好差异化产品定位,如何精准定位用户,要实现起来又没那么容易。在我与黄章林老师新的培训课程中,我们专门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最终形成了大家普遍认可的共识:
先做社群,再造产品!
周五我们地产自媒联盟就将到2015年最热楼盘——阿那亚开联盟年会,界时,阿那亚的总经理也将出席活动并介绍社群运营经营经验,好生期待。
公寓陈对话阿菜“一起开工社”
办公行业社群运营标杆“一起开工社“,更是将社群运营价值发挥最大化,50%以上的收入来自社群服务收益。比对公寓行业,要学习和提升的空间太大了。
7、 金融产品化与产品金融化
在2015年,公寓行业内不仅因为成为了“风口上的猪”被资本追逐,更是涌现出魔方金服、一米好地、水滴中国等优秀金融实践案例。吴晓波说:”一切企业都将金融化,2016年将迎来金融商业时代。“我表示认同。
公寓陈走访水滴中国
2016年对我来说,很期待一直实践并通过金融手段进行城市更新的新派公寓和有着天生金融血脉的水滴中国的表现。特别是作为曾经操盘过中国地产领域最大私募基金——星浩资本的总裁,水滴中国CEO黄海斌对于如何利用金融+互联网+公寓的运营有着独到的见解与实践心得,2016年或许可以为行业带来新的创新商业模式。
但是,“万宝事件”还是给我们公寓行业如何与金融合作敲醒了警钟,我们要警惕并合理使用金融这把双刃剑。或许,众筹、ABS等更多金融化应用,会在这一年的公寓行业中不断实践。
8、行业自律性组织自发形成
公寓行业一直缺少类似房地产协会的权威NGO组织,当然传统的NGO组织也正在面临新的挑战,这里不作展开。
但随着“俱应侧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随着国家对存量物业资产盘活的更加关注,随着改革的进一上深化。相信无论是国家政策研究部门还是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都将更加关注公寓行业的实际政策需求,也愿意多倾听来自一线公寓运营品牌的真实声音。其实,最近几项国务院相关政策的制订,也都有公寓运营商参与。所以,小陈大胆预测,2016年或许国家层面会授意成立类似这样的行业自律协作组织,以方便上下沟通交流与行业组织管理。
即便没有那样的组织,公寓运营商自发形成的各种主题性社群将层出不穷,并最终会在价值观导向与社群核心黏性上渐分高下。
9、 公寓成为全新主力店参与项目前期定位
小陈在主持阳光城与寓见战略合作仪式时,就曾与阳光城开发商讨论过公寓会不会成为像“电影院”、“大卖场”一样被作为“主力店”参与项目前期产品定位及工程设计,并作为项目核心人流或氛围引擎。
这件事今天在与优客逸家CEO刘翔交流中,得到了证实。他们已经与成都某开发商达成了上述合作模式。据说,杭州绿城某项目也已经初步达成了让优客逸家提前介入产品规划的合作意向。
作为专注商业地产十余年的我来说,这个趋势将是开发商的必然选择。未来,如果说公寓、办公运营商像以前五星级酒店之于开发商一样,在土地获取上起到政策优惠作用也只日可待,且行且看。
10、 公寓红海加剧,品牌时代到来。
霸道总裁秦漫漫说:创业就像一场马拉松,前面抢跑的,不定到达终点,或者不定可以拿到好的名次。
对于公寓创业者来说,道理一样。现在全国加上二房东的公寓品牌肯定近万,我们耳熟能详的公寓品牌也有数十个,但目前公寓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用户定位不清者众,跟风追随者众,真正有品牌溢价能力或规模化发展能力的公寓品牌屈指可数。
如此,结果是一边开发商找不到合适的公寓品牌合作,一边是众多公寓品牌为房源抬价争夺。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