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短租是近年兴起的租房方式。用户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的方式查阅及预订短租住房,在线上平台向房屋的所有者或者经营者支付部分或全部房费。
这种新兴的住宿方式不仅租期短、使用方便,用户还可以根据喜好自由选择居住的房屋。逐渐成为人们出游、差旅的新选择。
短租在美现状
据美国《侨报》报道,Airbnb短租最近在洛杉矶频受限制,先是上个月洛杉矶市规划委员会通过决议将合法的短租时间限制在每年180天以内,当地时间18日洛杉矶市和Airbnb达成协议支付酒店税。这些限制让进行Airbnb短租的华人屋主感到失望。
《洛杉矶商业周刊》也报道称,洛杉矶市对短租时间的限制伴随着违规罚款,每次违反规定将遭罚款2000美元,如果违反三次规定,屋主将禁止再次出租,而且时间至少为1年。
想要投资Airbnb的张小姐说,她本来计划在洛杉矶比较好的地区买房或者酒店然后进行短租,现在看起来很有难度。她说,其实短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她的一个朋友在比华利山买了一栋豪华公寓然后放在Airbnb上短租,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没有想像中那么多人来租。进行短租实际上要花一些时间与租客进行联络,而且还要对房屋进行打扫。她认为,现在洛杉矶市限制短租减少机会,她将重新考虑买房短租的计划。
本土行业短租现状
而在中国,同样作为共享经济的产物,移动出行市场在中国早已经过了集中爆发,而在线短租这两年却一直不温不火。2016年中国的短租市场终了有了动静,先是两家本土的在线短租平台途家和蚂蚁宣布合并,而另外一件值得关注的,就是在线短租行业的鼻祖Airbnb开始发力中国市场。
Airbnb作为世界短租行业的领袖,已经覆盖192个国家,超过3.4万个城市。在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资金支撑下,Airbnb进入中国后很快在市场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和曾经uber相同的是,如果要进一步在中国打开市场,Airbnb就必须面临中国的本土化挑战。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第二季度的垂直类短租APP下载量排行中,Airbnb以328万的总下载量排在第三。单从名次上看,似乎还不错。但细思极恐,排名第一途家下载量已经是Airbnb的六倍,和蚂蚁合并后几乎在市场完全占据了主导优势。此外,由于中国本土的在线短租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短租行业的公司数量和融资金额并不多。对比之下,Airbnb在中国地区的资金投入巨大,但取得的回报却不能说好,这已经出现了问题。
本土化运营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在中国。在这片拥有全世界最多互联网用户的土地上,Airbnb直接面临两个本土化冲突。一个是用户层面的冲突,一个是政策上的冲突。用户层面,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早已经历了烧钱补贴免费经济的时代,获取用户已经成为所有互联网企业的难题。Airbnb作为国外企业,在这一点上更不如本土企业了解国内用户,因此在与房主的沟通上、宣传的战略上,Airbnb都必须按照中国本土化调整。
存在问题
政策上,行业内的信用体系还未健全,政府的法律制度尚未完善。这虽然是行业整体需要面临的问题,但Airbnb作为境外企业,面临的未知风险要比本土企业大的多。随着市场逐渐扩大,短租行业对于酒店行业已经不再是补充,而是冲击。纽约酒店业协会聘请华盛国际做的报告显示,Airbnb在2014年9月-2015年8月对纽约酒店业造成21亿美元的负面影响,纽约市、州联邦政府税收损失超过2.26亿美元。而在中国是否会有这样的冲突发生,想想当前专车的事,答案呼之欲出。
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手段。短租行业在未来需要引入智能化的先进技术,才能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发展。通过社交、消费大数据建立信用体系,通过虚拟显示、人工智能提升用户的体验与服务。上周,Airbnb 的产品副总裁 Joe Zadeh 在 VentureBeat 的移动大会上表示, Airbnb 更加关注聊天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并希望将他们结合到Airbnb的产品中。再一次代领短租行业对未来展开了探索。
但不论如何,Airbnb在中国的现状仍无法和uber相比。除了境外出游,Airbnb在中国的本土市场几乎毫无优势可言。在线短租行业已经开始觉醒,Airbnb凭借技术优势能否在中国找到一条可行的破局之路,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