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之时,喜欢翻翻旧书。这有点翻老黄历的味道,其实也就是怀旧。记得几年前还写过一篇叫《旧书的联想》的文章,就是在翻书过程中获得的一些想法。
这次翻出的一本书,书名是《组织行为学》,应该买了好多年,但看上去还挺新的——说明还没有好好读过。
曾经有一位酒店人力资源经理问我,应该读一些什么书,我推荐了两种书,或者说两门学科,一门是心理学,另一门就是组织行为学。因为我觉得从事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具备这两方面的知识。管理者需要了解员工的心理,这对酒店这样的服务企业尤其重要。比如面对80后、90后的员工,需要了解和分析他们的心理特征,根据酒店的运营特点和对客服务要求进行必要的引导,从而提高服务的品质和宾客的满意度。另一方面,作为酒店的重要职能部门,人力资源部应当对员工行为建立相应的规范,实现酒店整个组织行为的协调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使酒店具有竞争力。
这本《组织行为学》是一部令人望而生畏的大部头著作,作者是美国人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P. Robbins),他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经任教于美国和加拿大多所大学。除了这本书,他还有《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人际关系技能训练》等多种著作。有意思的是,他还是一位田径选手,曾经获得世界大师锦标赛短跑比赛七块金牌。
在介绍了什么是“组织行为学”之后,作者从个体行为、组织行为、组织系统和组织动力四个方面,全面地阐述了这门学科。其中,价值观、态度、工作满意度、人格与动机、团队与沟通、领导者与权力、组织文化和组织变革等等概念,已经被国内许多研究者所引用,写进了他们自己的著作里。不过我相信这部著作是原创的,尽管不少概念来自其他学科。在书中,作者并不避讳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学对组织行为学这门学科的影响和贡献。
此书值得向酒店管理者推荐的理由还有一些。在分析个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的同时,他兼顾了如何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如何改善顾客服务,以及提高质量和生产率、员工授权、流程再造、鼓励变革和革新等,而这些都是目前酒店企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需要解决或提升的热点和难点。读这样的书,应该能够起到“高人指点”的效果,结合管理工作的实际,也许能够使一些原来的模糊认识获得“顿悟”。
其实并不想把这篇文章写成书评或者读书笔记,因为读我文章的人,大部分是酒店高管,都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只是想推荐酒店管理的相关学科,他山之石以攻玉,提高和改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在酒店行业面临挑战的今天,做这样的功课,显得很有现实意义。
推荐完了这门学科,顺便谈一些自己关于“组织”的个体思考。
最经典的组织应该是人体组织。在朋友间聊天摆龙门阵时,我曾经说过,人体组织是造物主最奇妙的、最为登峰造极的创造。人体的头脑、骨骼、皮肤、肌肉、内脏和四肢,各司其职,又分工合作,简直完美得无懈可击,而相互之间的协调程度,也值得惊叹。且不说人的各种思想和创造力,就是人体本身,就当得起“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莎士比亚语)的评价了。
关于人体组织的奇妙,例子多得不胜枚举。比如人体组织容不得异物,哪怕只是一根小小的刺,就会使皮肤肿痛甚至化脓(腐败),必须拔除才能恢复正常。当有灰尘、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人会咳嗽打喷嚏流眼泪,还会出现扁桃体发炎、发热发烧等症状,这是人体发出的警报,如果不加以重视,就会出现其他器官的病变。人体组织每个部位的疏密也都是恰到好处,该松散的松散,该紧密的紧密,肿块、结核之类,往往是因为加大了组织的密度,从而导致病痛。
本来还想举鼻子闻到食物香味,就会分泌口水的例子,但这跟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有关系,而巴普洛夫用以实验的,不是人,而是狗,于是弃之不用。
人体组织包括了各个系统,有血液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真正的缺一不可。比如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出现故障,就会导致神经病。比如血液循环系统,白血球和红血球有各自的比例,必须均衡,血液又必须是高纯度的,血液里面的某种杂质,有可能导致败血症、白血病甚至艾滋病。中国人一有头疼脑热,就会去挂盐水打点滴,已经有医学界人士指出这是个误区,因为发烧头痛本来就是人体警报系统的正常反应,需要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动辄挂盐水往往有害无益,而且频繁输液很可能对血液系统造成损害。
当然,人体最重要的系统是大脑指挥系统,脑部一根微小的血管堵塞或神经错位,都有可能导致中风或偏瘫,手脚就会麻痹,不听从指令。
有一种说法,我觉得很有道理,也颇受启发。说的是,人体各部位的最佳状态,是感觉不到任何部位。当人没有感觉到任何特定的器官的时候,恰恰是人体每个器官都处于最完美、最协调的时候。如果你确切感知到某个部位了,那么这个部位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如果感觉到口腔,你可能口渴了该喝水;感觉到鼻子,可能鼻塞感冒了;感觉到眼睛,可能是用眼过度干涩流泪,该休息了;感觉到膝盖,可能是运动过度的酸疼;感觉到脚趾,可能是脚趾着凉或者指甲过长;感觉到胃部,那就或者是饿了需要进食,或者是吃的太饱,撑了。
人们常常说某人“吃饱了撑的”,指的是没有节制的进食,产生胃部不适,使人体指挥系统发出错误的指令,嘴巴乱说,或者手脚四肢胡作非为,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是非或纠纷。因此,吃得太饱,容易出现人体组织的故障。
与此类似的,还有“酒后吐真言”。
由于某种思想的支配,人体也往往会刻意地去感知某些部位以寻求快感。酗酒、跳舞、某些运动以及抠脚丫、挖鼻孔、掏耳朵等等就基本属于这一类。比较难以解释的是挠痒痒,蚊虫叮咬属于不得已而为之,但也有习惯性的动作,有些人紧张的时候,就会挠头,其实并不是头部搔痒。
人体需要运动,但过度运动对人体应该是不利的。人的骨骼和肌肉系统,就像汽车或机械设备,长时间不开动,就会锈蚀甚至报废;但过度使用(比如汽车一年跑几十万公里),也会加快磨损缩短使用期。从这个意义上说,运动也需要把握一个度,过了这个度,也就有刻意感知某个部位寻求快感的嫌疑了。
如果人体组织是这样,那么其他组织如社会组织、企业组织是否也有运动过度的情况呢,似乎也可以比照。
对生理学从来没涉足过,因此前面说的,许多都没有科学依据。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我在翻阅《组织行为学》这本书的时候的所思所想或者胡思乱想。至于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不至于被质疑是“吃饱了撑的”。
此外还有一个疑惑,人体组织的“组织”与企业组织的“组织”到底是不是一回事,把这个“组织”与管理学里面的“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放在一起是不是合适,说句老实话,我也没有完全想清楚。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