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石窟,永远的神

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2021-08-28

自从 剧本杀、密室等沉浸式娱乐 杀入年轻一代当中,电视综艺档也是神仙打架!

前有《明星大侦探》开启了沉浸式密室综艺,后有《萌探探探案》和 《奇异剧本鲨》等综艺轮番上阵。

安岳塔坡山顶的华严三圣造像壮观精美,神的庄严与人的秀美兼具

自佛教传入中国,

一路留下诸多精美绝伦的石窟造像,

晚唐以降,

北方大规模开窟造像活动渐渐衰落;

唐宋以后,

独巴蜀地区石窟开凿与摩崖造像日益繁盛,

绵延不止,且独具蜀地特色,

书写了中国晚期石窟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四川——中国石窟造像延续时间最长、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当北方石窟造像渐渐停歇,四川石窟却遍地开花:

川北广元、巴中地处中原入川要道金牛道与米仓道,较早开始开窟造像。西蜀成都在南北朝时已开始建寺造像,至唐宋更趋繁荣,成为中国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传播久远。安岳、大足的摩崖石刻是晚期石窟寺最杰出的代表。

安岳华严洞是四川宋代密宗造像的典型代表。正中端坐华严三圣,两侧圆觉大菩萨姿态各异,上方浮雕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雕刻极其精美。

安岳石刻卧佛位于资阳市安岳县八庙乡卧佛沟内,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唐代卧佛,卧佛上方的释迦说法图造像主次鲜明,栩栩如生。

安岳石羊毗卢洞的“紫竹观音”是北宋佛教艺术的杰作,全镂空的化佛宝冠和薄如蝉翼的长裙,展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

大足北山石刻中的观无量寿佛经变相龛内,造像多达五百余尊,气势恢宏。

江波峭壁金牛道

千龛宝相列森罗,百尺金身拥堆壁

金牛道上,石柜阁栈道傍依着万仞峭壁,下面是滔滔的嘉陵江。可就在栈道上方绝高处,重重叠叠罗列着上千个佛教造像龛,龛内佛像数万尊。这就是广元城外的千佛崖石窟和摩崖造像群,一座刻在江波峭壁上的千年古寺。

千佛崖释迦多宝窟开凿于盛唐,虽然题材相似,但造像力求展现人体之美,特别是右侧的菩萨像婀娜优美,神态生动。

流连在这一尊尊造像之间,过往的人物与场景神秘而清晰地再现眼前。

汉代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经营,打开了中西交流的大门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期。受佛教与玄学思想影响,此时审美倾向重清瘦、尚自然。但可能是离士大夫文化中心区域太远,或者绝壁高处雕刻太难,这里的佛像面貌略显呆板,不似中原造像眉目含笑,衣带飘扬。之后的北周至唐代初期,佛像雕刻开始回归写实。

广元皇泽寺大佛楼内的群雕像开凿于隋,造像形态健硕,气势宏伟。

崇山峻岭越米仓

它们如深山明珠,夺目却鲜为人知

金牛道以东的米仓道翻越崇山峻岭,少人行走。唐与吐蕃(今西藏)、南诏(今云南)作战,金牛道受到影响,从中原入川者遂改走崇山峻岭中的米仓道。大批官员随之而来,沿路开龛造像,祈福平安。巴中成为广元之东的又一佛教造像中心。

巴中南龛主体崖壁上全是密密麻麻的造像龛,龛龛珠 光宝气,尊尊色彩艳丽,大都为唐代造像。

巴中水宁寺释迦说法窟内造像为盛唐彩雕的杰出代表。

随着唐的灭亡,唐与吐蕃、南诏之战结束,南来北往的人回到相对好走的金牛道上,巴中又成偏远地区,鲜有人问津,外来人员的造像运动也随之而止。米仓道上的往昔渐渐被人遗忘,史书亦缺,只留下些许片段深藏于巴中各龛窟的造像和题记之中。

主佛平和安详,菩萨细腻丰满,飞天如婴儿般肥美,天王与力士表情夸张,形象威武。

巴中南龛83号龛中主佛建于唐代贞元年间,佛像一身双头,表示祥瑞;这种题材于也之后在新疆与河西走廊流行起来。

群英荟萃大慈寺

成都,西南大都会也,佛事最盛

——《大圣慈寺大悲圆通阁记》苏轼

尽管佛祖入川的前码头在素有川北门户之称的广元,但入川弘法的僧侣们的目的地却多是西蜀,西蜀的中心是金牛道的终点站成都

成都万佛寺出土的南朝萧梁时期造像龛,现藏于四川博物院

公元8世纪后半叶到10世纪前半叶间,成都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中心和信徒僧人往来不绝的佛学中心,文学、艺术和工艺均达到最高水平。中国第一部雕版《大藏经》便是在此刻成并运到首都开封的。消息传出,日本即派人来乞赐经版,高丽、女真国等都来乞赐,其他国家也以各种方式来取经学习。当中原的唐代文化与传统丧失殆尽,蜀中却得以大量保存,其中佛教图像与典籍尤为重要。

安岳石羊镇孔雀洞造像与重庆大足的孔雀明王像题材相同,造像相似,仿佛出于同门工匠之手。

成都的佛教艺术传播远矣、广矣。2004年,历经磨难、重新整修的大慈寺对外开放,维修中发现的大量佛像残件及精美的琉璃建筑构件,向人们印证了史书记载的辉煌过往。

安岳木门寺除大门用木料制作,寺内无际禅师亭的所有柱、枋、檐、脊等均为石制仿木构,故得其名。

邛崃花置寺摩崖石刻位于花石山岩壁上。

从安岳到大足

一对盛开在川中丘陵浅坡上的姊妹花

晚唐特别是两宋时期,安岳、大足两县的造像已远超北方,成为中国晚期石窟史的代表。两者彼此毗邻,渊源亦深,风格相似,却命运有差。

安岳卧佛院刻经窟的墙壁上布满了唐代刻经,几乎将盛唐民间最流行的佛教经典尽数收录。

其中一窟的入口处为五代时镌刻的经幢

安岳县取意“安居于山岳之上”而得名。境内大量石窟寺和摩崖造像,200余处石窟、10余万尊造像遍布乡村,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达十处,却默默无闻。重庆大足县毗邻安岳之东南,以北山、宝顶为代表,造像集中,气势磅礴,且头顶“世界文化遗产”桂冠,早已蜚声海内外,游人如织。

毗卢洞千佛洞内,众多供养人形象也坐进佛龛,享受香火

重庆大足北山佛湾中的孔雀明王窟中,壁上千佛与孔雀明王相互辉映,气氛热烈。

重庆大足北山佛湾中的转轮经藏窟结构对称,造像生动,组合变化丰富,绕窟观赏,有步步移、面面观、色色新之妙。

大佛的王国

佛似一座山,山是一尊佛

四川地区石窟和造像大都宛若深山里的明珠,默默无闻,但位于凌云山栖鸾峰下的乐山大佛却是一个例外。大佛头后及两侧的平坝及通道上永远人头攒动,每逢节假日,在参观入口处排队等上一两个小时是常事。

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崖造像中最恢宏的艺术精品之一。

造大像不易,想象在波涛汹涌的三江水侧近80米的陡壁上,工匠们仅凭人力完成如此硕大的造像,得付出怎样的智慧和代价呢。但四川境内却处处可见大佛像的身影,直至今日各地仍然时有兴造

安岳茗山寺附近的村民正在修路,崖壁上的文殊师利造像身高五米。

如何保护石质造像已成了国际文物保护领域的大课题和难题。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研究者、地质工程学者、化学研究人员等各方面力量齐聚中国四川,展开对四川石窟和摩崖造像的勘探、记录和保护工作。

丹棱县郑山造像位于山上一片松林翠竹之中,其他石窟造像多高高在上,这里却需俯视才见。

王源、秦昊、金婧 等一众明星常驻,搭配每期不同的飞行嘉宾,一起演绎不同的剧本故事!

光是引人入胜的剧情就吸引了大票人群, 刺激、搞笑还下饭 ,笑声不断,令人直呼‘ 看不够’!

不过,比这些笑点更引人注目的,还有 首期的取景地!

为了 够沉浸、够户外实景、够符合故事设定 ,第一期直接把场景搬到了 正儿八经的古镇中。

这个剧中曾以昆曲闻名的青城小镇,也就是我们杭州的 龙门古镇 ! 以独特的 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 ,至今保存完好。

原始的建筑也是节目组选择这里作为剧本杀实景地的重要原因。

戏台楼阁、雕梁画栋,一砖一瓦尽显古风。

@杭州龙门古镇

一汪碧色映白墙,昆曲戏台中,既有园中景,又有景中人。

再加上诸如老式收音机、海报磁带、老版的5角钱道具,让整体 剧本非常贴合年代。

祠堂、古塔、石桥、牌楼 … 处处都透露着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完完全全就是一座 活着的千年古镇!

陈逸飞导演的 《理发师》 、刘德华出演的 《富春山居图》 …众多电影电视剧都曾在此拍摄,可见其景有多美!

/ 龙门 /

龙门的名字源于东汉名士严子陵曾赞叹说: “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

在节目里,主持人冉高鸣也多次提到, 龙门古镇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地方, 同时这里也是三国孙权的故里。

@家在富春山居

据家谱记载,从三国时期至今 孙氏在这里已繁衍到65世,龙门90%以上的村民是三国孙权家族的后裔。

镇上以 两座孙氏宗祠 为中心,共建有 40多座古厅堂,3座砖砌牌楼和1座古塔、1座寺庙。

义门流芳、砚池夜月、深巷悠居… 无一不是在描述这个古镇的过去!

/ 义门 /

义门牌楼是龙门古镇的 标志性建筑 , 为了纪念 义士孙潮倾其家产 ,救济灾民 的义举而建造。

楼牌的造型别致,无论是门上的斗拱结构、石雕狮子、还有屋脊装饰,都体现了 明代晚期的建筑风格。

即使历经百年,牌楼的 图案变得模糊 , 雕饰变得斑驳, 但"义"字仍然鲜活!

/ 砚池 /

砚池也是龙门古镇 必打卡的景点之一, 第一眼见,外观颇有安徽宏村的感觉。

池如其名,像一方超大的 蓄满水的砚台,池中清水偶尔泛起涟漪 。时而飞过的鸟类点缀其间,宛若一幅 江南水墨画 的感觉!

砚池夜月不是浪得虚名,晚上的砚池还是欣赏绝美月色的好地方,整个 星空从湖面倒影 出来,大片既视感啊!

白天江南气,夜晚观星月。 也让砚池成了 美术生们 写生的常驻地 , 一笔一画把这原汁原味的古镇定格下来!

此外,这里还有 工部、耕读世家、明哲堂 等具有当地风情的地方,值得一一去慢慢了解、欣赏!

/ 龙门山 /

龙门山是 富阳的第一高峰, 主峰杏梅尖 的海拔有1067米。

夏天这里树木葱郁茂盛, 龙门溪从山上流下,穿村而过, 溪水、树荫…想想就凉快。

@ 杭州龙门古镇

冬天雪落满山, 白茫茫的一片,好不漂亮,很多人慕名而来,是观雪景的最佳去处。

这里一年四季气象万千,风景皆不同。

除了是景区,龙门也是当地 的生活区。

古镇不大,没有高墙深院,这里多的都是普通的民居,家家户户靠相通的屋檐联系在一起。

对门的距离也很近,只被一条狭长的石板路隔开,下雨天,走遍各家各户不湿鞋。

悠长狭窄的小道,随处可见的古屋,村民们席地而坐聊着天,偶尔有游客路过,也被这样的氛围感染,忍不住坐下略听一二!

/ 老街 /

老街是古镇里不得不走的一条路。

不同于其他景点的江南山水画,这条街 全是人间烟火气!

街上的诸多特色小吃,面筋、小馄饨、麦塌饼… 随便说一个都是 地地道道的龙门味道!

/龙门面筋/

提到小吃, 龙门面筋当仁不让是古镇代表, 在面筋里裹入猪肉、笋干、榨菜、葱花等,下锅油炸。

刚出炉的一个个面筋,看着就觉得很美味,一口下去,豆香、馅料香相互混合入味,外脆有嚼劲,再蘸上醋或者辣酱更是 让人一口难忘!

/小馄饨/

小馄饨在江南处处可见,一口两口三口都吃不到肉是它的特点!

肉馅煮沸后弥漫开淡淡的肉香,汤是非常鲜的, 热乎乎地喝上一碗 ,让人意犹未尽!

/麦塌饼/

由麦粉制成面糊摊制而成。

掌握好火候是做饼的诀窍, 薄薄的一张,麦饼既拥有淡淡焦香又不至于过火而制糊。

@富阳日报

裹上咸菜的咸口味是yyds, 热乎乎的麦香和咸菜香混杂在一起,趁热吃超香。

喜欢甜口的人,加入白糖也一样美味!

/龙门米酒/

爱喝一口的朋友千万别错过龙门米酒。

一锅 采摘 红色九曲花和大米一起在石臼中充分捣碎, 另 一锅煮糯米,冷却后拌入捣碎的酒曲,密封发酵。

@富阳广播电视台

喝来有股淡淡的米香味, 细腻润滑、醇香甜蜜。

/“顾童HOUSE”乡村手工面包坊/

这是一对年轻夫妻的手作面包店, 因为 龙门的山水人文 而选择驻足留居并开店。

蔓越莓的酸涩 和饼干的香甜,再加上 坚果的 松脆,一口雪花酥,口感超丰富!

香,甜,是南瓜的味道, 用自己种的南瓜做馅料,没有任何农药化肥, 甜而不腻!

幸福吐司,据说是 面粉中的“爱马仕”, 用最简单的手法制作, 吃的就是面粉本身的味道

一口下去绝对会有一种幸福感!

嚼着嚼着, 小麦的香气 慢慢的香到了鼻腔,还 可以感受到麦芽糖的甜味!

他们用的面粉都是小农场种 植的 有机面粉, 其他材料,比如南瓜,都是自己 亲手种的, 都是有机食材。

从早餐到下午茶,在这里 总能找到一款你喜欢的味道!

年代久远的太婆桥与那百年不倒的古樟,日复一日的见证着龙门的变化,但 “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生活 仍是这里永恒的景象。

当新兴的剧本杀元素和古老的龙门文化相碰撞,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

后续推出的龙门古镇剧本杀,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悠游网
酒店活动
图片资讯

Copyright C 2007-2025 www.yoyow.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1035号-5